英语作业有效性管理之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英语作业有效性管理之作业设计

孙瑞芳

丰宁第七小学 河北 承德 068350

摘要: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一直是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同其它学科的学习一样,英语学科的学习往往也要辅助大量的作业练习,但学生也会出现对待作业不认真的状况,甚至对作业有抵触心理。小学六年级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既是对小学英语的学习终结,也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开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六年级英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作业设计入手,让学生认真完成英语作业,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效果。本文将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从作业本身到作业布置,再到作业批改三个层面提升作业的趣味性,从而达到英语作业有效性管理。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性管理;作业设计

前言:

教师对作业进行巧妙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从而进行巩固和提升。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既是对知识的复习,也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将英语学习从课堂内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生活中渗透学习。因此,作业设计应该作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业的趣味性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有趣的学习和有趣的生活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吸引学生努力完成作业。

一、从作业本封面开始注入趣味性

单一且枯燥的作业是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教师首先要注重提升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拿到作业本开始就能感到快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打开作业本。从这个思路出发,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可以从作业本本身出发,让学生看到作业本就有打开的欲望,从而进行作业练习。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这一重要特点,可以开展“我的作业封面我做主”系列活动,号召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本的封面进行个性化的创意设计,比如摘抄或者撰写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贴上一些喜爱的卡通画;用彩笔画一些和英语学科相关的图画等等,在这样的作业封面设计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接触英语作业的一开始就有了好感,心情指数也得到提升,完成作业的抵触心理自然也就有所下降。除了作业封面设计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请教师或者家长给作业写上寄语,或者学生自己写上一些期许和未来的规划等,这样就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作业都有所期待,在期待中保持自己学习的无限动力。

二、在作业布置延续趣味性

很显然,作业本一旦开始启用,就要使用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很容易对进经常看见的作业封面也感到厌倦,此时,教师就要考虑从作业布置这一层面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就是在布置的作业中深入趣味性。对于有趣的事物,学生总是有更多的好奇心,教师理应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在作业设计下苦功夫,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感到快乐。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升作业设计时的趣味性,一方面是从作业本身出发,更多的考虑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的第一单元“How can I get there”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习near、next to、beside等表示物体之间相互位置的单词或短语,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弄混,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的作业布置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单词写句子,并且写出和自己相关的句子,比如自己平时上学的路线应该是怎样的,路边都有哪些建筑,应该在什么位置左转或者右转等。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路线制作一张导游图附在作业本中,教师批改之后选择一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这里的展示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向同学们描述自己的上学路线,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记住了单词和句子,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环节。例如设立交换作业书写日,在每个月设立一个交换作业书写日,让学生在同伴的作业本上做作业,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书写作业的认真程度以及作业正确率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也是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手段,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换作业掌握一些可能会犯的错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换作业学习到好学生的作业习惯。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教师也能在这个环节中收获良多。

三、在作业批改中注入趣味性

一般来说,作业批改是教师的任务,趣味性或者没有趣味性都无所谓。但现在要中断这一想法,虽然教师掌握着作业批改的大权,但是学生如果能够参与到作业批改中去的话,无疑又是另外一种提升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的做法。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作业的批改可能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事情,而且当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给学生批改作业时还要翻到作业所在处然后进行批改,这也大大增加了批改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给学生发书签,让学生在写完作业后夹在里面,这样教师很快就可以翻到作业进行批改。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作业的批改可以是一个互评环节,由于每个个体看待作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设立一定的评价指标,然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批改作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对作业进行完善以追求更高的分数。这不仅是对知识本身的考查,更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的“where did you go”中,教师布置英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来编写童话故事,然后再由同学们之间来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可以设立为单词数目、短语数目、句子数目、故事之间的逻辑性等考查项目,既让学生学习了单词和短语的用法,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总结:

总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趣味性,从学生拿到作业本的开始就要考虑如何提升趣味性,在学生做完作业之后还要考虑如何延续作业的趣味性。趣味性是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遵循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业观,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质量。此外,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是提升趣味性的一种办法,教师不能始终是一个威严的角色,还应该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在遇到的人和事,并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洪海英.小学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J].读写算,2021(12):105-106.

[2]管也玲.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过程管理[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