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与维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与维护管理

常波 陈雅雯 胡增超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安徽省 230001

摘要:随着电气设备逐渐增多,处于室外的裸露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故障,为了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与维护的这个难题,通过电气设备的运维特点,分析出几点管理措施,从而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避免安全事故,保障国家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气设备;运营维护;管理措施;

1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特点

电气设备根据摆放的位置,可以分为室内运行和室外运行两种,我国很多电气工厂的一大部分设备都需要露天作业,而在露天情况下,基于天气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等原因,设备损坏和发生故障的概率大大提升,更困难的是,各个地方、各个工厂以及电气设备的科技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无法对大范围的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无法及时得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损坏程度,无法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很可能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电气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效果非常好,不但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排查故障等,而且还可以制作成实时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且能根据问题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维修养护方案,延长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持电气设备稳定运行,避免更严重问题的出现。这是目前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很有效的管理措施。但随着电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对相关技术人员也提出很高要求,为此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气设备技术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管理理念稍稍落后、以及管理意识略显薄弱,技术人员对一些先进的技术还不够了解,同时无法安排各地区电力企业定期检查、维护,对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也不够重视,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认识,特别是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必须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果要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首先,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其次,重视对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最好可以达到定期检查,制定养护方案。最后,如果发现故障或者潜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针对故障问题,做好防范措施。通过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特点分析,制定管理措施,提高电气设备运维的管理模式,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益,保障电力行业长远发展。

2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措施

2.1定期做好基础检查

对于电气设备工作人员来说,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才能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维修,这样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工作人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会得到合理的控制。所以为了让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就要在电气设备安全检查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使此项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工作人员在检查电气设备时,要尽量让电气设备处在运行状态。在这种前提下,电气设备维修养护人员才能够更直观地发现电气设备的各类机械故障,从而展开维修工作。

电气设备在运转时,检查人员一定要让自己的检测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的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引起电气设备故障的安全问题。如果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的蛛丝马迹,就应对这些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检查,务必对故障因素展开深入研究,用合理的维修手段来对此种问题进行处理,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即便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电气设备出现问题,相关人员也要根据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把自己的检测时间、地点和检测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下一次进行检查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2.2保证规范操作电气设备

变电站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电气设备的操作流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控制时才会有更多的依据,他们的操作手段也会更加纯熟,准确性也会大大提升,这样的做法就能够让电气设备的运转得到更好的保障,也能够提升变电站经济效益。员工经过系统性的培训以后,就能够对设备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时也能够遵循相应的规律,使自己对电气设备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让员工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挖掘自身潜力,对电气设备日常检测系统进行完善。

变电站管理人员在对一线员工电气设备操控方面的技能进行培训时,要保证员工在接受完本次培训后对电气设备操控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达到这个目标,变电站管理人员要针对操作控制人员组织模拟训练,让一线员工对操作控制流程越来越熟悉,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一线员工因为不了解电气设备相关知识而出现的操作失误。另外培训结束以后,一线员工在操作控制设备时,管理人员还可指派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一线员工在对电信设备进行操作时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技术人员也能够在监管一线员工操作电气设备时发现他们操作流程方面的不足,及时指出他们的操作缺陷并对其操作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

2.3优化电气设备使用流程

在管理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过程中,能够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在电气设备在使用和维护期间,应当注意使用规范的操作流程,根据企业自身设备的特性进行安全的操作,对于企业来说,应该重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位上岗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进行正确的操作,减小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在设备的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也会有清晰的操作流程,防止在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导致问题发生,规范流程还可以尽量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出现漏项等问题。此外,企业要想实现电气设备管理的创新发展,应积极利用新的管理办法对设备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出TPM管理方法的功能与作用。TPM的有效运用可实现企业电气设备性能效率、时间效率、产品合格率等的提升,并且可将设备管理的总效率提升50%-90%以上。企业在运用TPM对设备使用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段实行电气设备管理与使用措施,并且TPM高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促使员工及时将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向上级或是管理部门进行反映,使得TPM管理办法理念得到全面落实,最终为企业电气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2.4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在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进行管理和维修时,相关人员在员工管理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让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断提升。当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入职后,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如果电气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人员尚未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可通过现场模拟操控工作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全面科学的岗前培训,让他们在设备操作方面的熟练度不断提升。另外,电气维修人员进入电气设备安放区域后一定不能乱碰乱撞,因为维修人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发触电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维修人员还要对电气设备的放置位置和电路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开展维修工作时才会更加顺畅,从而最大限度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时务必保证维修工作是在断电之后展开的。在工作过程中,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相互的交流沟通工作,通过有合理的配合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

3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设备的运营与维护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制定有效的运维管理方案并加大对电气设备管理的监管力度,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发刚.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特点及管理方法[J].大众标准化,2020(21):191-192.

[2]孙赫宏,栗嘉轩,夏伟程,等.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特点与管理方法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1):114-115.

[3]王雄伟.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特点及管理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3):15-16.

[4]蔡江.浅析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低碳世界,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