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探究

孔波

65232219801007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广大民众对房屋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然而,房屋建筑相关裂缝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应该对出现裂缝问题进行仔细观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概述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其裂缝的类型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可按照施工裂缝的对应类型进行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应用与分析。现阶段,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混凝土的收缩类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会进行相应要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到施工环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快,容易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形成一定的收缩徐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温度型裂缝,水泥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在结构整体强度相对薄弱的地方出现裂缝。另外,结构体型的徐变导致的裂缝也会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相应的伸缩缝产生一定的裂缝。还有支座型钢筋裂缝,在梁上部的支座处产生的裂缝,穿线管裂缝是在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控制的力度不同导致的,如外加剂在添加的过程中,由于掺入混凝土的量及相应的质量失去控制,输送管道堵塞,进而形成一定的徐变压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在一些结构产生了裂缝,则会对整个工程产生极大的影响,轻则是该结构进行重新建设施工,最为严重的情况是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合格,不能投入实际使用。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则整个建筑的强度会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会出现脱落的现象,露出里面的钢筋,空气中的水分会加快对混凝土的腐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物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得产生的裂缝加剧,工程强度降低。面对这样的裂缝问题,若不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对后续的施工则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这部分的强度不够,后续施工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强度进行施压,原来所产生的裂缝会顺着这条裂缝慢慢上移,以致于裂缝深度越来越深,对建筑的强度影响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原因分析

建筑结构的裂缝出现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可以总结为温度影响、水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徐变导致的。下面就结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具体进行分析。首先,在温度变化上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中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形成一定的温度差导致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水化热的形成,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明显的高于外界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这样就会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承载的范围后,就形成了裂缝。另外,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及温度变化也会形成一定的裂缝。其次,在混凝土收缩和温度突变的影响下,也会使得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由于在建筑结构施工后,混凝土结构会有一部分暴露在太阳光下,这样就形成了阳光照射的一面温度要高于背光的一面,因此使得混凝土自身结构的温度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进而形成一种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主梁结构的限制,会使得整个的主梁结构在由于拉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其次,是结构裂缝。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的沉降,导致的房屋建筑结构的承重墙等没有发生沉降,但是其他的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这样就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剪切力,在没有设置相应的沉降缝时,就容易产生结构裂缝,即竖向裂缝。

4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原理及处理技术

4.1优化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建设时需要高度重视结构设计,对此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加强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确保设计方案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现状。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或者是重点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的参照相关参数进行标注,并且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设计意图,合理的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之前需要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重点进行引发施工裂缝的关键环节审查,确保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重点加强沟通工作,防止因为设计工作产生裂缝。

4.2科学选用配制混凝土原料

做好原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首先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适宜的选择骨料,从而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干缩性。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泥用量,防止水化热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水泥的用量,缓解因为混凝土自身体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控制时,需要重点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地进行覆盖薄膜,浇水养护,才能有效地控制裂缝。

4.3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当完成浇筑工作后,需要进行定位以及测量等工序,从而确保整体的质量。同时,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有效地减少施工荷载,防止其他施工没有完成对于混凝土产生一些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施工完成一天以后可以分批的进行轻卸、轻放以及分散放置,到了第三天,就可以进一步增加其刚度,在新浇筑的表面铺设相应的模板,从而进一步控制荷载,有效控制裂缝。

4.4选择合适的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的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可以在表面涂抹加固材料以及表面进行贴补。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细小裂缝,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一般选择使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材料,能够有效地加固结构,防止出现裂缝现象。(2)填充处理技术。填充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较宽且深度较大的能够直接进行裂缝的填充。对于裂缝填充技术施工操作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而如果是裂缝宽度较小且深度较浅的可以使用开裂的方式进行填补,在裂缝处开一个V型槽孔,然后做相应的填充修补,从能够更好地确保填缝质量。(3)结构强度处理技术。结构强度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超荷载而产生的裂缝修补,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过大的荷载很容易产生裂缝,对此必须要重点进行处理,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提出以及产生出现裂缝以及破损的结构,并且填充相应的修补材料和新的混凝土,从而保证裂缝修补质量。

结束语: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严格,这就使得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机遇,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但这同时也是对房屋建筑行业的一个挑战,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为控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尽量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玉堂,李泽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8(25):92.

[2]余军.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8):34.

[3]郭易东,王楷添,李富源,陈荣波,李岩.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174.

[4]陈卓楠.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215.

[5]黄庆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