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

徐敏

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325000

摘要:体育教学是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提供更好精神状态的基础保障,完善其体能训练内容,一方面能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活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意志力,通过对自身体能的挑战与突破,坚定心性、磨砺意志、获得坚毅的心理素质。要有针对性地改善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模式,尝试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种层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升运动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创新体系

引言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茁壮成长,还能在训练过程中汲取知识、磨炼精神、完善心智。开展体能训练是高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懈怠,既要着眼学生的身体发展,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内容,又要积极创新思维,开拓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优化体育教学,才能让体能训练发挥出作用,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获得身心的放松,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1、高中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使学生在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堂时间,真正发挥体育课堂的价值和作用,不能只是让体育课堂流于形式。体能训练是体育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可以分设不同的体能训练标准,男生一般是1千米长跑、引体向上、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各种短跑等,女生体能训练主要有800米长跑、仰卧起坐、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各种短跑等。

高中阶段加强体能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大型考试的时候,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去应对考试,不会因为体能不佳而造成晕厥或者身体不适等情况。另外,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在高中阶段加强体能训练还有助于深度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在未来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做出相应的选择。

2、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弊端

2.1错误的体育训练思想。高中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为了节省时间,学校习惯于占用体育课堂时间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学生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从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情况发生。

2.2体育教师不注重体能训练的创新,没有利用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带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体育教师习惯于沿用传统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体育锻炼活动,在体育课堂上往往让学生自由活动,浪费了体育课堂时间,没有发挥体育锻炼的价值。

2.3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体育锻炼考核机制,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进行体育训练却没有任何的奖惩制度,学生训练起来缺乏动力与热情。

以上内容大体上可以反映出现代高中体育训练中存在的弊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体育训练活动,推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3、高中体育体能训练的创新性研究

3.1优化课程标准,选择体能训练内容

高中体育的课程内容应与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水平相适应,传统的体能训练课程对场地和训练器材的要求没有做出细分类目,内容粗糙空泛、没有训练的针对性。常规的训练课程已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要不断优化课程、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领域。如果要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探索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而对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做到改善。例如,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传达每个训练内容针对的提升部位是哪些,实现合理训练应使用哪些训练器材等,将教学内容细化,让学生对自己的训练得到更明确的理解,认识自身体能水平,有目的性地自主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加快体育教学进度。

3.2改革教学理念,调动体能训练兴趣

想实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绝对不能敷衍了事,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训练内容的兴趣,基于爱好的基础上去提升体育技能,才能事半功倍。因此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调整教学理念,充分调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能需求,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能训练。例如,在开展课程之前,先对学生希望参与的练习项目做好调研,并结合学生身体情况适当调整训练项目。对热爱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进行跑步、跳高等体能训练,提升他们的肌肉强度和身体耐力,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热情,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3.3考量身体素质,进行差异教学

如今很多体能训练的内容还停留在课本理论的阶段,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身体素质进行合理规划。若想让学生快速投入体能训练中,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课程选择进行调整。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体能情况进行测试摸底,并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体能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设置训练难度档位,差异化训练,对基础体能不同的人群施以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基础练习,提高对运动的适应力,体能较好的学生做一些提升训练,进一步提高身体力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纵向发展,实现体能的提升和跨越,获得体能训练带来的实际效用。

3.4依据身体素质,调整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一定要突破常规模式,创新思路,引导学生打破对体能训练的固有思维,主动参与到训练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教学视频,融合优秀教学经验,让体能训练课程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探索心理,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在愉悦的心态下完成体育教学。

3.5重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体育训练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利用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与体育项目中的技巧训练、方法训练分开的,但是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缺乏专业的体能训练教师,学校也没有配备相应的资金,引进专业的人才。高中体能训练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体能训练常识、练习部分和练习分类以及一些常见的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持续推进学科改革,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各科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手段。高中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分高中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缺乏运动,身体机能下降。良好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磨砺其坚定心志。

参考文献

[1]张秀林.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J].新课程,2021(23):179.

[2]郑飞,张国超.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J].尚舞,2021(08):107-108.

[3]陈精权.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路径[J].高考,2021(1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