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探讨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

魏桂芳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321075

摘要:健康的体魄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要。但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以及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只有对其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优化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能训练;高中体育;创新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还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是练就学生健康身体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对体能训练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一、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现阶段高中体育的教学形式来看,体育老师的专业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而且有很多老师并不具备专业的训练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学,由于不具备科学性和专业性,使得学生的体能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体育老师短缺也是限制学生体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体育老师带好几个班是现在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如果有其他老师请假的话,还会出现一个老师同时带好几个班的现象。由于学生过多、时间有限,导致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授予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简单的运动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是提高体能训练水平的首先任务。

在教师的选择上,学校要从老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水平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发挥老师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作用,还要深刻认识到体能训练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体育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体育素养。最后,老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再遇到学生因为体型太胖而自卑不想参与体育训练,或者是有些同学因为跑的太慢而经常垫底而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逐渐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后续的体能训练当中。

二、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和技巧训练分离

培养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学的根本目的,但目前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距离。从实际的体育教学来看,有很多学校只做表面功夫,还没有打好学生体能训练的基础,就要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严重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此,要想创新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就要把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与技巧训练分开教学,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为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这种相对分离的体育训练模式在国外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多,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效果进行创新,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不断改善。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高中生的学习安排十分紧迫,且教学重点是落实在文化课上的,根本无暇顾及体育训练。另外,体育特长生也是极少数的,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在体育教育上。因此,只有转变了人们对于体育教学的传统观念,才能促进体能训练和技巧训练的有效分离。除此以外,老师也要在改变这种偏见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时间和机会。比如,创建像大学社团一样的体育活动社,篮球社、足球社等,并安排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保持理论教学与体育活动的相互平衡,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创新改革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对体能训练进行创新十分必要,不仅关乎学生的体能发展,还会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动进程。首先,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一些团队协作的体能训练,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然后,老师要耐心的向学生讲解、演示常规训练的运用技巧,并针对学生的速度训练、力量训练以及耐力训练等进行劳逸结合,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去放松,并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

比如,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学习带球的相关技巧,并带领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速度和力量。然后,老师可以把一些新的运动技巧有机的融合的在体能训练之中,让学生在快速传球的过程中完成带球运动。由于这个技能对于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关注,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完成传球过程。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体能训练的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四、科学的训练计划和安排

体能训练具有高强度、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定的毅力和长久的耐力,还要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特定的训练计划。但学生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因此,老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对学生定制训练计划,而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方向进行科学的针对训练,以促进更多学生的共同进步。

比如,对于那些体能素质差,平时运动量小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从基础的小目标开始训练,做好体能训练的基础工作,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另外,老师可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参与热情;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好,天天运动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运动强度,并结合教学内容给他们制定更高的训练目标,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最后,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合理的调整训练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并逐渐爱上体育训练。

总之,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十分重要,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高中体育老师要给予体能训练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对体能训练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中体育课程的更好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光标.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运动,2015(5):131-132.

[2]钟贤清.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6,22(52):0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