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策略探究

罗志勇

武汉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武汉 430400

摘要: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结合电子电气类课程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气教学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主要策略,希望能更好地提高电子电工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策略

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对中职学生而言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而且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在讲授时还会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大挑战。

一、加强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信息科技技术发展迅速,电工电子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进行了广泛应用,电工电子类产品层出不穷,每一个产品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强大的生产链条,可见我国电工电子企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鉴于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和行业的发展迅速,对于该类型人才的需求就会随着激增,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现阶段该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所需的人才培养,所以加强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人才培养是重点,其中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基于目前我国国情下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方向[1]。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校,其人才培养重点应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的是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其工作经验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中职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基于其就业方向的考虑,也是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必备条件,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个人能力,增加企业效益,推动行业发展。

二、中职电子电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与理论脱离

电子电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概念都需要在实验中领会。但是在课程安排中,经常是先学完理论课再上实验课,实验与理论脱离,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理解。此外,一些中职学校的器件设施不完善,学校缺乏资金购买足够的实验设备,以致学生没有相应的设备开展实践活动。电子电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工科课程,旨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型电子电工人才。而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2]。

2.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电工电子教学课堂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时,一些教师仍然无法摆脱灌输式教学,在开展教学课程时仍然将理论知识讲授作为教学重点,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还有些教师对电工电子专业认识不够,普遍认为电工电子专业是物理学科的衍生,最终导致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3.教学模式传统无创新

中职电工电子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教学方式传统无创新问题,中职院校未结合电工电子专业本身特点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更新。电工电子专业有着较高难度的理论知识,专业原理抽象,需要与实践进行结合教学。但是中职院校缺少对此特点的认识,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相应实践练习。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解,使得学生对于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原理现象无法准确掌握,继而降低学习效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造成了极大障碍[3]。

三、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分析

1.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它不仅仅需要理论的教学,更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将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存在的一种状况就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中都忽视了实践教学,要想学生的创新力得到提升,教师务必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并且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合适的契机下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比如,在对“简单的直流电路”的教学中,有部分知识涉及万用表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对万用表的概念、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都有大概的认知及了解。在学生对万用表有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操作万用表。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在这些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2.重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电子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多数知识都呈碎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要使电子电工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需要的各项技能,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各部分知识的难度,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攻克难关。电子电工基础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在初始阶段学习的电阻、电容等电路基本概念,是了解整个电路结构的基础,这部分知识虽然较为简单,但是不容忽视。很多学生缺乏电路分析的能力,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电路基础元器件的特性。在电子电工实训中,学生需要根据色环判断电阻大小,使用万用表测量各项数据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各种器件、工具的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元器件盒,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不同之处,为之后的实验教学打好基础。针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另外,教师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案,务必为学生将来更深入地学习电子电工技术打好理论基础[4]。

3.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1.了解学生心理,拉近师生关系。学校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和需求,来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拉近师生关系,继而对展开针对性教育,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意识。

2.以就业为中心,进行前景规划。中职学校要以就业为前提和中心,对学生实施职业前景的规划,通过一些先进企业的发展形式和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毕业后将面临的职业压力,从而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

3.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兴趣。中职学生具有个性较强,兴趣广泛的特点,中职学校和教师在对其进行培养过程中可以依据其个人兴趣,结合电工电子专业进行融合性引导,使其个人兴趣与学习产生共同点。同时,适时结合其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要全面落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有效的专业课程教学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运用项目教学法等有效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效率,为培养技能型电工电子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佛元.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75-77.

[2]贺丽丽.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高新区,2020(19)58-59.

[3]李艳春.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9):128-129.

[4]王佛元.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