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对策

陈香

广西方泽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效益的最好方式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完善的造价管理,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中,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施工的成本,实现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促进建筑企业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新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面临着技术创新、材料更新和人员变动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大量新的施工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等被应用到建筑行业的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中,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不确定影响要素,也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当结合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究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和措施,促进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确保工程施工成本与造价始终能处于合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建筑施工企业与投资方控制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对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下,能有效衡量建筑企业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标准,进一步把控企业实力,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能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也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扩大建筑市场的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做铺垫。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逐渐重视造价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但还是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首先,缺乏结构完整的管理部门,部门之间业务的展开能力较低,对各个施工阶段的把控也不够完善,预算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对造价的整体把控。加上很多部门并不能完全履行其职责,各项工作没有完整落实到位,在涉及专业性指导时并不能给出专业化意见,无法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其次,没有相关的约束制度。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很多企业依然沿用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导致制度改革停滞不前,缺乏相应的引导,致使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结算中钻空子,出现财务漏洞。且由于制度缺乏,人才流失速度较快,建筑企业的运作容易出现问题。最后,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人员与部门之间对职责的划分不清晰,导致推脱责任的情况时常出现,加上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制约了造价管理的发展。

2.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在工程建造方面已经有了较为瞩目的成就,因此这就使得各个工程项目向着更高的标准进行发展,这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让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直线上升,所以就需要通过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来提高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以此来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当中,存在有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整体工程的进行。在该问题当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尖端管理人才非常少,而剩余的则是大部分没有专业管理技能、经验以及能力较为低下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通常会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当中的工作需求,但是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当中非常缺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人才,因此这就使得工程造价人员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在管理效率上却没有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虽然针对这种情况开设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但是大部分培训机构所开设的培训内容非常单一,培训模式较为落后,使得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参与任何培训,经常出现成本超出预算以及大量工程资源浪费等现象,对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优化工程造价方案设计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以及效果,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是要对招投标进行优化设计,因为招投标是工程项目开展的必要前提工作,这一环节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将会对实际的工程项目造成重要的影响,尤其对整体工程的造价方面有着主要的影响效果。因此,在招投标环节,建设单位可以对以往的招投标方式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要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来吸引社会上具有能力的设计单位进行参与,然后聘请技术经济专家作为评标小组,投标规则为竞选原则,按照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投标设计单位,这样可以确保从所有的投标者当中选取最适合建设单位的投标方,从而为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双方带来最大化的共同利益。其次是要制定工程造价的审查方法,由以上所提到的,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上存在有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对建设单位的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侵害,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打击并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就必须要进一步的优化工程造价的审查方法。

3.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如今,在国际承包市场上,招标制度是使用最广泛的,而在我国,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招标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方面,国内建筑工程行业的付款方式使用“预算+签证”。这种预算方式不清楚资金的使用,只有一个预算,后期资金增长是不可预测的。开发商无法控制资金,不能保证项目的成本,因此必须改变此方法,采用包干的方式对总价进行控制,一次包定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可能会在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到时候可以依据施工情况结合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小的变动,对总工程造价的最终影响不大,这样的话建设项目开发商可以控制工程造价,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并且控制工程造价也很合理。另一方面,投标底价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在我国的国内建设招标制度中,底价是根据当地社会的平均水平统一确定的,但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中投标底价的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由于每个建筑公司的施工成本、技术水平、管理质量和运营条件都不同,因此施工成本、利润、税金也有所不同。

3.3强化造价控制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严格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还要充分强化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一方面可以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传达工程项目有关的决策信息,避免因为信息滞后导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还可以让各类工程项目变更信息传达到施工队伍中,以此来降低项目损失。信息环境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关键在于加强信息网络和工程造价软件、网络的相互融合,可以直接在成本软件上点击相应的导入按钮,输入信息所处地点的详细资料,不仅缩短了输入资料的时间,而且可以随时更新。

结束语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相关建设单位要重视对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吸收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经验,并对现阶段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研究问题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方案设计等方法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优化。

参考文献

[1]岳全.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25):187.

[2]李俊谕.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的思考[J].广东蚕业,2018(5):30.

[3]石华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年(1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