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绿化树移植技术简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林业绿化树移植技术简析

黄秀清

广州市荔湾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510000

摘要:林业绿化树移植技术不仅能够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还能实现其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合理运用育苗技术,科学移植绿化树苗,实现林业增产增收。本文的研究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林业绿化树移植技术。

关键词:林业绿化;绿化树;移植技术

由于近年来倡导发展绿色美丽城市,城市的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经济上的发展,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同样要给予重点关注。为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发展,其重要环节则是提升绿化树移植技术,这对于绿化工程能够发挥其效用十分关键。先进的栽培技术与树木移植的成活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直接决定了绿化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其重点关注。为保障绿化树移植的成功性,需要合理选择并应用移植技术,结合地区环境、气候、土壤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升绿植成活率,降低绿化成本。

1绿化树木移植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开展林业绿化树移植工作对于城市建设起到了多重显著作用。首先,移植绿化树无疑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增强城市的视觉美感。普遍情况来说,园林绿化移植综合考虑了苗木的品种多样性、质量可靠性以及规格,都会选取就近从苗圃中移植的方式。移植树木有利于局部城市空间的生态改善,增加绿化面积;还有利于保持空气中的水分,满足特定环保需求。其次,移植树木能够保护珍稀树种。一般而言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移植的进行是统一、科学、合理的且完善规划的,但如果在特定规划的区域内出现了珍稀树种时,在不影响绿化建设工程的同时,还要保证不破坏其历史或观赏价值,因此移植成为了必要且唯一选择。移植其至公园或特定区域;不仅保护了珍稀树种,还保障了绿化建设。

2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遵循的工作原则

2.1 适地适树原则

植物的生长受区域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和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绿化树木的移植和栽培时,必须充分考虑树木的种类、产地和环境条件在移植区的适应性,始终坚持适宜的土地和树木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树种。在工作的开展中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不仅需要对环境、土壤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到区域绿化建设开展的目的与需求,并确定下移植树木的种类。在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的过程中,坚持使用适地适树的原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树木移植之后带来的环境不适应死亡,提升了树木移植栽培的成功率,也能够防止在移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浪费,保障我国的林业绿化资源建设中资金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不断的满足区域绿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2.2 生态平衡原则

绿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视生态平衡发展。如何在林业绿化建设中保证生态平衡发展,也是林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森林绿化树种移植和培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无论是选择树种还是选择移植和栽培方法,都需要综合考虑对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以免在移植过程中尽可能地对原产地或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树木移植和栽培过程中,尤其是可能的生物携带和迁移、物种入侵等,应引起高度重视。或在该区域内进行树木移植。在跨区域引入绿化种植树种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只有在确保生态平衡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引进。

2.3 综合效益原则

林业绿化树的移植栽培根据其自身的目的不同,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不相同的,其中既包含了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还有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所以在对绿化树进行移植栽培时,就要区分开移植栽培的效益,不仅要对移植栽培树木的绿化价值、观赏价值等进行考虑,还需要对所选树种的成活率、抗病虫害能力以及移植栽培成本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选择,从而保障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发展。

3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技术

3.1移植前准备

绿化城市环境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生活更加绿色。因此,在实际的绿化移植和培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绿化设计中强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选择适合城市生长的树种。同时,处理好移植种植场地的地形结构,清理场地杂物和垃圾,确保种植与周边合理连接,促进排水功能的改善。另一方面,根据树木大小、地下水位高度和土壤厚度,合理调配树坑大小和深度,掌握合理的树根生长环境。一般来说,大坑有利于根系发育,但也应注意不同树种的坑穴设计。灌木约0.6米,乔木要超过1.2米。

3.2移植树、移植时间选择及断根处理

移植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树种。其选择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譬如树木外观、树木健康情况、是否为病虫害携带等因素。此外,合适的移植时间是保证成活的一大要素。最佳的移植时间段为春季来临之前或者秋季万物凋零后。而移植过程中的断根处理最为麻烦,挖掘树木需要保护好根系,保留好土球以便于植物移植后的生长。冬季则需要先对土壤进行解冻再进行挖掘移植处理。在高温天气且阳光足够的时候则需要确保水分的保湿情况。

3.3起掘、包扎、运输及栽植

移植树木前需要确定好树木树坑位置以及树坑的大小,通常坑穴大小是土球的4倍。此外,在移植前还需要对土壤的pH值以及肥沃程度进行改善。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护好移植树木的根须及土球完整性,土球需要草绳捆绑好,或是用浸湿的草袋包扎好确保水分不流失。运输时长越短越好,运输前后装卸需要特别小心,轻拿轻放,固定好树木的位置防止在运输途中摩擦破损。移植的时候保证树木呈直立情况,移植的树坑深度保持原有的样子,按树木原先的生长方向入坑。移植之后特别注意保湿工作,做好树木所需水分的供给。

3.4 后期养护阶段

移植栽培之后要注重树木的生长状况,并对其展开追踪,对其水分的摄取量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展开补水工作与除草工作的开展,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应该做好相应的遮阳与喷水措施,减轻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当降水量比较多时,需要及时的做好相关排水工作的开展,从而避免植物的根系部分受到腐蚀。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对植物的根系进行保护,这也是植物存在的关键所在,树木在移植的过程中自身的根系就比较少,所以在移植之后考虑到根系的重新生长,需要在养护工作的开展中添加适当的生长剂,促进树木的根系健康生长。当出现窝根的情况需要及时的将其挖出进行处理,并且定期的对树木进行修剪,从而避免其抢走根系的营养,还需要定期的对树木展开检查,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

4 结语

林业工程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从而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对于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来说,对苗木移植技术的掌握程度必须达到熟练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林业工作者。在具体移植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移植前、移植中、移植后的各项工作处理,确保高移植树木成活性,在不提升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林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敏胜.关于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的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6(2).

[2]李贵远.绿化树移植技术在现代绿色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8).

[3]王守念.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6(0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