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孙琳琳

(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扬州 22500 )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个性化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9月~2019年7月我院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4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20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观察组患儿家属SAS评分与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属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数据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康复治疗应用到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可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评分。

关键词:个性化康复治疗;小儿脑瘫膝过伸;疗效观察;分析研究

膝过伸在小儿脑瘫中十分常见,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对患儿的活动能力造成不利影响[1],将个性化康复治疗应用到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可取得显著效果[2]。本文将分析个性化康复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脑瘫膝过伸患儿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平均年龄3.5-4岁。对照组中10例男患、10例女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中15例男患儿、5例女患儿,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组件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诊断所有患儿均符合脑瘫膝过伸标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不愿参与此次试验患儿。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应对其资料收集归纳,同时制定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法,缓解患儿的不良症状。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患儿采取穴位治疗、推拿治疗及针刺治疗,采用1.5寸毫针进行针刺穴位,如委中穴、足三里、肝俞穴,时间持续在25min,随后对患者进行推拿及穴位治疗,以此缓解患儿小腿痉挛发生[3]。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引导患儿开展肌四头肌训练,包括:爬行、翻身、蹲站;同时开展膝关节控制训练,改善患儿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控制能力与水平。

1.3统计方法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量资料则采用(61b8285ff266b_html_f121341bf512f7fa.gif ±s)进行表示。如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例、比较满意5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6例,患者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患儿GMFM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表一:两组患儿GMFM评分比较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治疗前

45.15±15.15

70.55±15.12

治疗后

75.95±12.25

95.68±12.20

p

0.01

0.01

2.4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属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30.1±2.9)分、(31.1±3.5)分;对照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5.6±2.9)分、(45.2±2.7分,数据比较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证明,在脑瘫患儿中采取肌力强化训练,不仅可改善患儿的生活活动能力,还能提高运动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应对患儿病情详细了解,根据实际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但术后早期不应进行常规的运动疗法,以免引起肌肉、肌腱、骨骼的缝合断裂而造成手术失败。在术后4~6周内,应以制动为主,给肌肉、肌腱和骨骼生长愈合的时间,此外,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应注意增加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支配能力,不仅仅是力量的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大,更要从功能发育的角度去作康复治疗。安全为前提,发育为目的。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全面化的护理服务[4]。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患儿家属交流沟通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防引发冲突,增强患儿家属的信任感。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两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仅采取常规治疗无法获得理想效果,通过个性化康复治疗,可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为医院创立良好的声誉与口碑。

综上,在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军.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7):183-185.

[2]唐玉文,刘汇团,玉纪满,李家妮.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效果及对其膝关节控制能力影响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2):270-271.

[3]石中嫣.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5):29+32.

[4]尚红熠.40例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应用个性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