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实践研究

陈娉芝

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已经全面开展,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环节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合理配置两个方面,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有效进行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持续发展。遥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水工环调查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水工环地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工环调查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我国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工环;现状

1当前我国对水工环地质的研究现状

1.1对环境地质的研究现状

环境地质在水工环地质研究中属于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研究内容,首先环境地质工作的开展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分析现阶段国内的环境情况、区域的总体企业、工业数量,然后结合所搜集的数据信息对国内未来环境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评估结果去动态的调整国内各个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设备性能,从而间接的保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由此可见,对环境地质工作的研究具备着预先性的特点。就我国目标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的各大化工产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内的自然环境影响最为严重,而且部分化工产品的衍生物可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自然环境对于这种二次污染并没有一个短时间恢复的能力,所以化工产业的运营间接的加快了国内环境污染的速度[1]。

1.2对水文地质的研究现状

水文地质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三个内容为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文气象。而地下水又涵盖了地下水的储备量、水质情况、水位以及地下水类型等内容。在对水文地质学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地下水是研究工作较为集中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分析集中研究地下水的研究原因,能够明确地下水的分布相较于地表水分布较为隐蔽,不易于工作人员直观的发现,同时地下水分布体系中所参与的城市水循环管道,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存在直接的影响。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借助水文地质学研究数据和参数,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水文地质保护措施,从而对国内的地下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质情况等方面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因我国的水文地质体系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当前所持有的水文地质学研究体系仍处于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若将其研究体系全面落实还需对其细化管理才能够达到有效应用的效果。

1.3对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

与上述两大内容不同的是工程地质学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性内容较多,相应的工作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依照理论知识和获取的信息资料,展开深化研究,所以工程地质的研究具备着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对于现代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来说指导性的地质学内容和理论知识起到了一个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工程地质学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的重点就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研究理念,结合国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技术进行持续性的优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推出符合我国工程地质实际情况的研究理念,进而实现工程地质学研究技术的全面升级[2]。

2水工环调查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2.1运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进行地质工作

在运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过程中,地质工作者需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地质条件判断技术可行性,通过实地勘察以及综合研究后对GPR、RTK、GPS以及TEM技术进行选取且完成开发方案的制定工作。例如在运用GPS技术时,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无线电测距交会法,该技术虽能实现精确定位,然而是不能对所采集观测数据展开准确校核的,数据的精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弥补GPS技术的缺陷,RTK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分析载波相位观测值实现对测量对象的实时、动态定位,对于处于运动状态下的测量对象仍具有适用价值,计算差分改正值之后就能够得到测量对象实时定位数据,并且定位数据的精度非常高,可有效克服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地质工程放样、地质勘探测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R技术主要借助声呐原理,利用发射电磁波来完成地质信息收集工作,然而此技术手段距离存在较大限制,能够将其运用到建筑地下状况以及地下管线埋设勘察之中。TME技术通过向地下介质发送电磁波,依靠电磁干扰延长电磁传播时间、增大传播区域,能够有效控制干扰施工,对于陡峭地质地区勘察工作来说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意义[3]。

2.2基于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勘察

矿山开采工作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常年采矿工作促使地质条件日益恶化,造成水土污染、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及岩溶崩塌之类问题,这些问题对矿山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矿山地质勘察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其一是用于勘测矿产物质,基于遥感图像生成波谱信息,勘察人员通过分析色调、热辐射有无异常情况,可实现矿产所在位置的精准定位;其二是用于分析成矿条件,勘测人员可利用遥感技术完成矿产资料的解译工作,进而预测出勘测区域的成矿几率;其三是定位远景地段,利用遥感成像处理技术定位利于成矿区域,为采矿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第四是与数学地质法结合开展成矿条件计算,划分出远景靶区,从而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3基于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水勘测

因为现阶段全球性缺水问题越发严重起来,所以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已经变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手段。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以及热红外遥感技术在水资源勘察中的结合运用,确保勘查工作人员实现对检测地区含水断层信息的准确获取,完成贮存水量与地表温度变化数据的绘制工作,并提炼出其中的异常特征值。同时,利用系统处理勘测区域图像,借助工具生成图像定向卷积滤波,使图像的整体特征、局部细节以及对比度突出显示,利用图像线性结构研究,可实现对断裂走向线的判断。此外,还可以凭借热红外遥感技术在下获取地表温度数值,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温度变化捕捉异常信息,进而定位其与断裂走向线之间的重合区域,完成地下水靶区的圈定,深入增强地下水资源勘测工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进而使得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有效参考。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家曾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测工作,通过实地勘察之后检测到地下含水层深度处于合理范围之内,至此地下水勘查工作收获了重大进展。

3我国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趋势

3.1对研究内容和信息进行细化

首先,由上述内容可知环境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为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的三个关键内容,其次,分析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向,应是进一步对研究的内容和信息进行细化。例如在研究环境地质的过程中纳入国内的气候规律、控制质量发展情况,或者空气组成等多方面内容,并从中提取更有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和参数信息,从而为环境地质研究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研究工程地质的过程中将城市绿化、滨水景观等串联其中,重新分配城市、区域的工程建设规划,从而保证城市区域的工程建设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不影响工程地质的情况下实现城市区域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为了提升水工环地质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评价的环节中还应权重计算各项数据资料和参数信息,同时将各个区域城市近年来所发生过的地质灾害概率、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地质勘察技术对各个城市、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3.2以客观的角度评价地质灾害

首先,地质灾害的评价环节中应积极的利用当前的技术和设备,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进行模拟,推测与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从而整合出更为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有效的规避地质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所以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称为了其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实现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技术支撑。如果将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作为一个体系,那么在这一体系中多维立体的信息资料就是最为关键的内容,综上所述可以明确出未来水工环地质研究的发展关键为简述为以下三点:客观角度、先进技术以及多维立体的信息资料。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遥感技术在现代水工环调查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水工环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内的水工环情况,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延明.遥感技术在水文勘查中的应用探索[J].西部资源,2017(4):155-156.

[2]王恋.遥感技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世界有色金属,2017(4):226.

[3]贺寅生.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