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统计公信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政府统计公信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韩冬

天津博和利统计大数据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统计数据是政府施政方针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统计公信力。但政府统计公信力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权威性受到挑战,政府统计部门唯有通过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统计机构建设、加大法制宣传、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等途径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全力打造服务性政府统计,维护统计公信力权威性。

关键词:政府统计;统计公信力;数据质量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公众获取统计数据也更加便捷,而政府统计数据也在快速被社会公众“理解”,例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等与社会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指标已经公布,就能引起社会公众对数据热议,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幸福”等现象。

统计数据直接反映出当前社会和经济的运行状况,体现政府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政府统计部门通过自身不断探索与学习,在制度、工作方式以及数据质量方面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距离社会公众对其认可程度还存在些许差距。

二、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关注统计数据程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民生等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的时候,依靠的都是具有科学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统计数据。由此可见,统计数据作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越发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统计数据质量决定宏观调控是否有效。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可以精准预测出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波动幅度和低谷时间进行有效干预。否则,就会出现预判错误从而导致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甚至会令宏观调控出现与预期相违背的现象发生。

第二,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市场主体利益。统计数据质量决定着市场主体能否与判处经济走向,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计划,从市场环境中获得经济利益或主体规模发展。不仅可以在经济走势处于低谷的时候,减少经济损失;更可以在经济走势处于高峰的时候,让市场主体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或规模发展。

三、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因素

(一)统计数据质量

1.统计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质量是直接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因素之一,政府统计部门获取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对象报送。现阶段,我国统计数据报送采取联网直报,调查对象直接报送数据。统计调查对象是否依规设置统计台账、配合统计部门开展工作程度以及报送数据是否真实都直接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方法和制度

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呈现出不能完全符合当下发展的要求,还需将统计工作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

(二)政府统计服务

1.统计工作透明度

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以汇总数据形式出现,不包含任何明细数据。社会公众对于统计数据如何获取、如何加工等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统计工作透明度降低,影响着政府统计公信力。

2.统计产品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统计部门主要面向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供所需数据,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数据十分稀缺,同时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的也是以汇总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主,难以满足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统计服务需求。

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统计产品服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对其是否满意,不仅影响政府形象,更影响着政府统计公信力。

(三)法制建设

1.统计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虽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但仍有需完善之处。例如违法行为约束力,调查对象如果出现违法行为则需要支付罚款,而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处罚则不明确;对于政府部门领导干预统计工作的监管力度有待提高,避免统计工作受到诸多行政因素干扰等等。

2.统计执法力度

统计执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之一体现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需进一步提升,由于对其政绩的考虑较多,所以对统计部门建设力度投入较少,甚至会下达完成任务指标数据;还有统计执法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知《统计法》,更要有艰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造成了执法人员较为欠缺,团队力量需要进一步补充;统计执法工作主要依靠群众举报,缺乏对调查对象违法确认手段。

五、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对策

(一)加速推动政府统计职能转变

1.明确政府统计职能

我国政府统计机构按专业设置统计职能,开展统计工作。由于各专业对于调查目的不同,

现行的“一套表”统计制度自2012年开始实行,有效地规避了企业重复报送的问题,方便企业了数据集中管理,但对于数据汇总使用上还是由于各专业方向不同而有所区分,这就间接导致无法形成系统性工作。为了提升政府统计工作效率,维护政府统计工作形象,必须明确政府统计工作职能。

2.完善统计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包括调查指标、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等主要内容,只有合理合计且严格执行,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调查的效率,保证获取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统计体系

1.建立统计数据监管制度

我国现行的统计法、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统计数据质量,但在工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诸多因素干扰统计工作,使得统计数据质量不可避免的出现下降,影响了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进而影响到了政府政策制定和调控。

统计工作不仅要从制度上有保障,更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数质量监管体系,将统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同统计数据质量监管工作进行分离,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会收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完善部门统计调查体系

部门统计调查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部门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统计指标设置不规范等等,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建立健全部门统计工作流程和调查制度,完善部门统计调查体系,按照规定执行统计调查业务,积极做到数据共享,使得部门协同顺利开展,更好的履行统计职责。

3.建立统计信用体系

我国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应建立统计信用体系,完善统计信用制度和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及时在政府统计部门官网上公布失信企业名单。

同时,加大力度宣传各项统计法律法规,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积极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善统计法律体系

1.严肃立法

《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对统计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应从工作实际发展,制定地方统计法规,对《统计法》进行有效地补充,明确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质量实行监管,编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同时,地方政府统计部门也应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法律条款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法制意识,强化统计工作人员执法监督,明确地方政府统计部门作为执法监管主体。

2.严格守法

针对统计工作制度,明确统计工作中涉及到名录库、统计数据收集方式、质量检验等各方面内容。针对统计信息,明确统计资料的保存、数据共享等要求和内容,以及统计工作人员对数据的保密义务。严格规范使用公布统计数据制度,防止政府统计数据出现滥用现象发生。增加政府统计部门处罚建议权,防止人为干预统计数据,保障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

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提升,需要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以统计体制改革委切入点,通过政府统计职能转变、完善政府统计体系等为措施,同时更需要统计工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实现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