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建筑施工中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

龚建民

身份证号 3102241966052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工地系统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本文主要研究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智慧工地的概念和智慧工地建设的意义,简述了建筑工地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智慧工地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施工项目的建设提供智慧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持续扩展,城市化步伐、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已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涉及行业广、用工体量大、施工周期长、安全隐患多等特点。传统的施工管理方法已较难适应大规模、高周转、快速度、严要求的实际施工需求。建设一个安全、高效、便捷、可行的施工管理辅助体系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智慧工地应运而生。

1智慧工地应用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智慧工地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粗放式项目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施工安全管理压力大等问题越发突出,国家层面陆续颁布了相应政策文件,也提出了“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地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指导意见,共同促进智慧工地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工程管理规范化、智慧化的新局面。目前,国内已有不少行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与公司开展了智慧工地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推广应用。同时,已经出现了各种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基本覆盖了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且在实际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但主要以单点、单项应用为主,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集成应用与系统。

2建筑施工中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

2.1劳务人员管理活动

鉴于建筑行业工人人数众多,人员管理难度较大,借助智能建筑工地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的优势、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实名注册管理,参与日常管理活动,例如,智能定位和检测,提高就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名注册时,有必要与政府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沟通,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并在员工出勤管理时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在现场建立实名制考勤控制系统,优化考勤管理,有效节省人工成本,智慧工地系统还可以实施智能安全帽定位系统,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定位,可以及时解决紧急情况并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2.2提升企业与项目管理水平

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打破了传统项目管理“空间”的限制,使项目各层级管理人员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客观、真实地了解与感知;打破了传统项目管理“时间”的限制,一方面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动态预警,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海量数据做到项目管理的历史回溯,进而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与项目团队积累宝贵的管理经验。同时,智慧工地的应用还让项目管理发生了“扁平化管理”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等级式管理,其管理方式灵活,大大缩减了中间层级使管理结构呈现扁平化,让最基层执行者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也让高层管理者拥有了对基层执行者/管理人员最直接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因此,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与项目的管理水平。

2.3施工升降机监控系统

施工升降机作为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主要设备,一直以来是施工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除设备自身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外,日常的运行管理、维保检修、监督检查是保障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施工升降机监控系统设置了多要素的自动断路、报警措施,牢牢把握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运行。该系统集成了超重报警、超人数报警、超速报警、高度限位报警、门锁开关异常报警、非本施工升降机司机操作报警、倾斜报警、制动控制、黑匣子数据记录、远程监控等功能,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安全监管。

2.4BIM建造管理系统

BIM建造管理系统主要借助BIM技术对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达到过程管控、分析预测的效果。BIM技术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多维建模,增强了工程的可视化与协调性,有助于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建设模式,可有效降低返工率与设计更改的几率,是提高工程衔接度、节约施工成本的重要举措。BIM建造平台可实现预览,显示技术参数、质量参数、安全限定参数,通过进度展示、工艺分析、工法优化等方式将工程用到的成果集中体现在BIM软件中。本项目采用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建筑主体运用铝合金模板施工。依照施工图纸对铝合金模板进行优化,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物各模块进行建模,将预留孔洞在模型中显示,有效防止遗漏。各模块建模完成后采用合模处理,分析各模块配合矛盾点,不合理的地方与设计部门沟通,经由项目经理、设计部门批准后对图纸进行优化更改。

2.5智慧门禁准入信息

智慧门禁准入信息系统在应用时主要是对工地施工中产生的劳动信息、考勤信息或者工资发放信息等进行制定,并采取实名制管理的方式,以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工地的大门能够对外界的闲杂人员进行阻隔,也是抵挡外界干扰的主要屏障,因此,建筑工地大门在施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信息化的门禁管理工作能够防止现场出现凌乱的情况。信息化门禁主要是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采用识别技术,加强施工管理。这一系统能够对施工中人员的进场发挥巨大作用。1)基于识别技术的准入信息工地作为施工的重要场地,其准入问题或者施工中的考勤问题成为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一些办公室中经常采用IC卡考勤技术,在施工现场中运用这一技术并不恰当。IC卡如果丢失,将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不良的影响。采用指纹进行识别,施工人员长期劳作,手部的伤口较多或者清洁不干净等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效果。因此,面部识别成为主要方法。①人脸识别。这种识别的方式较为新颖,检测系统在判断信息来源时,会利用3D和2D算法进行判断。②虹膜识别技术。这种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优势较为显著。2)智能安全帽的准入。生物识别技术能对智慧工地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智能安全帽主要是在传统安全帽中增加定位传感器、处理传感器、储存信息传感器。安全帽内的主机端中录入了人员的信息,再将其储存在模块中,当施工人员开始施工作业时,就可以佩戴智能安全帽,主机端随时接受相关信息,并给予准入反馈。3)追踪系统。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场地后,主机端能够对佩戴的人员开启定位模式,目的是能够使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工人行进的路线和工作的状态,方便对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组织,对施工现场管理系统运行的方式进行全面分析。

结语

智慧工地的建设应用对建筑行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革新,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它的成功推广普及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监管、分析、预测等能力。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的不断进步,以及与建筑行业的不断融合创新交互,赋予智慧工地的意义与内涵也将不断完善,智慧工地的应用发展也将为建筑业企业及项目的降本增效、促安提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最终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趋势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毛志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助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5):80-84.

[2]李正,许前江,张峰,等.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电气,2017,36(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