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浅论

吕淦伊

广西农垦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日益重视,海绵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良好的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可以给城市运转提供积极、可靠的帮助,但是当给排水系统中出现不稳定因素时,就会导致城市在面临地震洪涝灾害时给城市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给排水 

引言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习惯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在城市排水上,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实现海绵城市减少地面径流、减轻径流污染和补给地下水等功能,追求海绵城市人水和谐。

1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内涵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以及日常管理过程当中,借助于建筑物本体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全流程雨水的充分利用,改善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海绵城市合理调控排水系统的洪峰流量,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该理念的出现也为今后海绵城市给排水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但是在实现这一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规划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要根据不同城市所处的特点以及环境灵活地设计,才能减少内涝灾害,保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

2当前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现状

2.1设计陈旧

海绵城市给排水整体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控制管理过程中排水管网是关键。因此,在对其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海绵城市街区以及生活区,保障工业与生活用水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目前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大多数城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设计理念比较陈旧,对于这种陈旧的设计理念需要进行革新,在设计的过程中更注重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忽视对污水的控制

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不只是在于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管控,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注重排水系统的污水控制设计规划。假如在这方面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最终就会导致污水的总量控制失去平衡,而管网设计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城市管道设计不合理

海绵城市在管道通道的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深埋地下的方式设置:(1)地下深埋施工对管道的后期检查维修工作十分不利,增加了海绵城市维修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2)深埋作业对给排水工程污水海绵城市排放也有一定影响。在铺设管线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各种影响海绵城市因素,造成部分管线的铺设不合理,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海绵城市一定的影响。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排水设计要点

3.1附属设施设计过程中应用海绵效应

就路边施工而言,大多数都会直接使用混凝土材料,好处在于施工效率得到了快速提高,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汛期到来雨水无法及时排出,也不能够发挥其净化雨水的效果。解决的措施就是种植草皮,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同时也能够及时对雨水进行排放。路缘石设计是城市道路排水工程当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雨水无法越过路沿石进入绿化带,从而形成积水。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打孔或者使路边结构与周围地表高度相同,将雨水引入到绿化带当中。

3.2海绵城市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优化

海绵城市道路是城市防汛、防涝的主要区域,是内涝的主要区域,对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影响极大。在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中应把握三个方面。(1)加强路面设计海绵城市在不降低道路设计标准的同时,从设海绵城市计入手提升路面的渗水性能,降低路面的海绵城市钢化率,使雨水不仅仅依赖排水管道,而海绵城市是及时进入水系的生态循环。同时,防止海绵城市雨水的渗入对道路基础产生影响,要利用海绵城市排水系统排出路面,注意路基排水装置的海绵城市设计,在路面加入防水材料层。(2)加强绿化带设计海绵城市绿化地带对雨水有收集、净化、蓄积的作用,设计时应注意控制绿化带与路面的高度差,确保路面雨水的有效利用。海绵城市绿化土层铺设可仿效天然水净化的原则,将海绵城市细土和砂石分别铺于上中两层,底部安装海绵城市渗透装置,使水分能回渗到地下。(3)设置衔接带海绵城市在地形落差较大的区域,可以在道路海绵城市和绿化带之间建设衔接带连接。衔接带海绵城市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排水缓冲连接带。海绵城市在地形下沉区较大的排水薄弱节点,衔接海绵城市带的设置可以缓冲雨水瞬时径流过大所导致的短期排水压力。第二,设置雨水内渗衔接带。若能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海绵城市绿化带、下沉绿地、生活区和道路交通集聚区,可提高雨水的渗透性。第三,设置净水的蓄水池衔接带。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或污染严重的地区,更需要设置蓄水净水衔接带,才能保证给排水平衡和水质安全。

3.3设计合理科学的方案适应城市与人口的发展

作为排水工程的核心,合理、科学的设计是保证排水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所以,首先,在进行排水工程设计时,海绵城市设计者必须灵活运用节能给排水技术,根据城市人口、发展速度和供水需要等多方面数据,精确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方案。其次,在海绵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根据资料信息不断调整和完善设计海绵城市方案,以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建设水平。最后,海绵城市工程管路的设计者,必须在设计前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使设计图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善。

3.4提高能源利用率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水资源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对城市历年总用水量的分析,合理控制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包括居民用水和企业用水。在城市人口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情况下,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城市用水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要控制海绵城市总量,调整水价,实行分段收费,提高定额水价。通过提高海绵城市收费标准,有效遏制了水资源的浪费。海绵城市城镇给排水工程施工应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海绵城市节能意识的宣传,合理使用节能技术,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给水系统的设计可直接或间接地采用给水方式,并可根据海绵城市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节。对压力泵进行维护,不仅海绵城市要做好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工作,而且要保证其运行效率。排水管道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直槽、梯形槽和混槽形式,并有专业监海绵城市理人员监督,保证排水管道符合规范要求。海绵城市从给排水角度来看,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势在必行,它是海绵城市水资源再规划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灵活利用理念的优势促使城市给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性提升。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防止在给排水设计时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以提升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为主,更加高效率地完成本职设计工作,提前整合城市点水网络和排水网络,并加强和其他排水网络之间的协调形成完整的网络,从而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有效的延长。

参考文献

[1]冯娴慧,王琳婷,叶劲枫.华南湿热多雨地区城市绿地雨水管理设计研究—以深圳前海自贸区门户公园设计为例[J/OL].南方建筑:1-12[2021-06-19].

[2]樊彦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100-102.

[3]丁飞,高子藤.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