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纸翻板式节水马桶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1

铺纸翻板式节水马桶的设计

王宜东,李卓轩,江东博,李振 ,孔德刚

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智能马桶越来越普遍,传统马桶采用直吸式和虹吸式结构,普遍存在排水易堵塞、排污不尽、用水量高等问题。本文设计出的铺纸翻板式节水马桶一改现有冲水方式,创新的提出了机械式的排污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水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人们的使用感受。该马桶结构主要由翻转装置、铺纸换纸装置、检测装置、喷淋系统等组成,并辅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该马桶排水通过机械方式,每次使用完成后重新铺设纸张,使用少量的水即可达到对于卫生的要求。目前该装置核心技术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关键词:铺纸;翻板;节水;语音控制

1 引言

智能马桶作为人们日常必备的生活用品,实用化和智能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智能家居物联网时代的代表项目之一。智能马桶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老年人护理领的医疗问题,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健康和审美追求,同时解决了单一厕所的传统功能,容易滋生细菌和抗气味.占用空间大的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在现实生活中的难言之隐的存在得到解决。对于机械式的智能马桶的研究都处于一个发展初期的领域,这种机械式的智能马桶,不仅能可以有效减低用水量,改善人们的使用感受,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提高我国智能厕所的知名度,同时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节约、环保、智能的生活。

2 总体方案设计

铺纸翻板式节水智能马桶是由翻转装置、控制器、换纸装置、马桶支撑架、水箱、马桶盖、马桶内壁、马桶座圈、排污口构成,如图1所示。

61b6e25325d44_html_6cbc2de7080d6550.png

图1 铺纸翻板式节水智能马桶总体结构图

铺纸翻板式节水智能马桶在使用时,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习惯,当人走进马桶的红外传感器的感应范围时,马桶开始初始化,这是只需要说出自己上厕所的需要,智能识别系统就能识别出使用者的上厕所的适用形式,大厕时只抬起外盖,同时内部翻转装置接受指令进行自动换纸,无需手动,当人离开后红外传感器自动识别,进行翻转板进行翻转排出污物,同时进行冲水,冲水过后进行重新更换纸张,关闭马桶外盖。整个过程完全无需使用人的直接触摸,只能便捷,贴近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同时翻转装置的翻转板两侧采用密封设计,完全不用考虑到反味的问题;当小厕时,撤出翻转装置,直接进行排出污物,无需更换纸张,仅需少量清水即可完成冲洗,更加的节省。

3 铺纸翻板装置设计

3.1翻转装置传动方案设计

主电源微型电动机的设计时,由齿条和小齿轮之间的相互结合,实现前进传动板框架和该设备框架内重置,同时当旋转框到达指定位置后,旋转板开始动作时,排出污物,纸张吸纸替代手动,以达到理想的设计目的。旋转板旋转机构实现不同清洁模式,底部垫纸使用时避免了水渍溅出。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61b6e25325d44_html_2c3a2ae298f58fd.png

图2 翻转装置三维图

吸纸装置采用机械臂负压吸附,通过机械臂上气泵对纸张的吸附,隔离粪便与旋转板,利用铺纸旋转板结构起到节水和防溅目的。为了保证机械臂具有足够的强度,通过比较使用焊接工艺合适,既降低了成本又符合要求。设计结构图如图3所示。


61b6e25325d44_html_7ae01d36a57b42cf.png

图3 换纸装置结构图

4 创新点

1、旋转板旋转机构实现不同清洁模式,底部垫纸使用时避免了水渍溅出。

2、通过机械臂上气泵对纸张的吸附,隔离粪便与旋转板,利用铺纸旋转板结构起到节水和防溅目的。

3、利用语音识别系统进行智能的分别,根据不同性别,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赛,陶涛.基于单片机的可升降智能马桶设计与实现[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18(04):35-38.

[2]王祜.基于消费升级需求的智能马桶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10):64-66.

[3]黄洽明.浅析我国智能坐便器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陶瓷,2019(07):24-26.

[4]夏雅琴,阚雪晴,陶梦月,吴翔.基于家居生活体验的卫浴产品智能化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2):54-59.

[5]刘日志. 一种具有齿轮箱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马桶[P]. 浙江:CN108836171A,2018-11-20.


基金项目:河北省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项目《节水先锋--机械式智能马桶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节水先锋—新型智控多功能马桶》(s202110086022);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研究(2020校级)。

作者简介:王宜东,男,1997.09.13,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