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章碧莲

南安市康复院 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施行。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98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2.65%),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风险管理措施;干预效果

风险管理指的是正确判断、评估及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在精神科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意识虽然清晰,但是自知力缺乏,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管理方案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施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98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2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21-75)岁,均值(44.22±1.48)岁;观察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20-77)岁,均值(44.26±1.53)岁;两组年龄及性别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2方法

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系统分析,发现护理安全隐患事件为:用药错误、外走、护士违纪、跌倒、噎食、家属投诉及自杀自伤;

对照组常规管理,依据精神科以往的管理制度,执行相关管理措施,未做任何方面改变。

观察组风险管理,内容为[2]:①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均为护理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创建好风险评估表,对入院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分为低、中及高三个等级,做好记录。②完成入院患者的风险评估后,针对高风险患者,重点护理,全面及实时监控患者,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变化;针对低风险和中风险患者,掌握患者精神状况和日常行为,预防风险事件;存在新风险,再次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交由护士长审查,让其对工作进行指导,修改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③危险物品应收好,床栏加固,保持地面干燥等,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用药错误、外走、护士违纪、跌倒、噎食、家属投诉及自杀自伤。采用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系统调查,分数越高,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越好,分数越低,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越差。采用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系统调查,分数越高,患者对管理措施越满意,分数越低,患者对管理措施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SPSS21.0中,均值用(61b304d6f1c93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表示,检验用t、χ2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0.05,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2.65%),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用药错误

外走

护士违纪

跌倒

噎食

家属投诉

自杀自伤

发生率

观察组

49

1(2.04)

2(4.08)

0(0.00)

0(0.00)

1(2.04)

0(0.00)

0(0.00)

4(8.16)

对照组

49

2(4.08)

5(10.20)

2(4.08)

1(2.04)

3(6.12)

2(4.08)

1(2.04)

16(32.65)

χ2









5.8658

P值









<0.05

2.2.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情况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情况(61b304d6f1c93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分)

组别

护理质量

满意度

观察组(n=49)

94.68±1.32

95.12±1.22

对照组(n=49)

82.34±1.64

82.41±1.67

t值

5.6958

5.7486

P值

<0.05

<0.05

3.讨论

精神科属于医院重要的科室,也是医院救治精神科病症的场所,因精神类病症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比较特殊,存在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行为方面会存在明显异常,患者长期在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易产生伤害及攻击他人或自杀等异常行为,对患者及其他人均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应重视[3]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患者受到的管理措施非常关键,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呈正比关联性;在实际治疗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易产生用药错误、外走、护士违纪、跌倒、噎食、家属投诉及自杀自伤等风险事件,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如何降低用药错误、外走、护士违纪、跌倒、噎食、家属投诉及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了新问题所在;常规管理方案虽然拥有一定效果,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风险管理措施属于科学化及针对性极强的管理措施,主要针对用药错误、外走、护士违纪、跌倒、噎食、家属投诉及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形成针对性干预,进而降低这些不良事件的产生概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因此,风险管理措施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系统分析,制定出风险管理措施并执行,与常规管理方案比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更高,精神科护理中值得运用风险管理措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钟伟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117-119.

[2]王雪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4):256-256.

[3]匡喜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141-141.

[4]曹媛媛,李晶晶.ICU病房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