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及并

发症的影响分析

王建军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省内江市641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2月至10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腹膜透析+常规治疗,后者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肾功能及肾纤维化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指标;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衰,其不属于独立的疾病,是指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结局,多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紊乱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因此,需要采取透析和肾脏移植的方式来干预,但就肾脏移植来讲,手术费用较高,且难以快速找到适宜的肾源[1],因此,不利于临床推广,而就透析来讲,操作便捷,费用相对较低,适宜推广,但因不同的透析方式伴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所以本文以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例,分析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4例,均为2020年2月至10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

对照组:本组32例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5名及17名,年龄范围:40-68岁,平均(50.77±3.21)岁。

研究组:组32例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4名及18名,年龄范围:42-69岁,平均(50.65±3.14)岁。

以上指标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腹膜透析+常规治疗:(1)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辅以稳定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2)腹膜透析:脐旁切开置管,植入双涤纶套腹膜管于腹腔膀胱直肠窝内,待置入无异常,走向自然后,做缝合处理,选取我院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周5-6次腹膜透析[2]

研究组: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腹膜透析方式同对照组,并加以辅助常规对症治疗(2)血液透析:取我院血透透析器,选取碳酸氢盐、反渗水作为透析液,于中心静脉管处放置透析管,流量控制在200-250ml/min,透析4h[3]

如上两组患者连续透析1周。

1.3观察指标

肾功指标:血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

肾纤维化指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

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低蛋白血症以及腹膜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肾功能以及肾纤维化指标

见表一所示,肾功能及肾纤维化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肾功能以及肾纤维化指标 (x±s)

组别

n

Scr(µmol/L)

BUN(mmol/L)

CTGF(mg/L)

BMP-7(µg/L)

研究组

32

14.51±4.11

540.33±220.11

14.21±3.46

16.51±3.89

对照组

32

18.54±4.21

679.53±220.31

16.21±3.54

14.55±3.67

t


3.875

2.528

2.286

2.073

p


0.000

0.014

0.026

0.042

2.2 并发症发生率

如下表二所示,并发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 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n

心脑血管病变

低蛋白血症

腹膜感染

发生率

研究组

32

1

1

1

3(9.38)

对照组

32

4

3

3

10(31.25)

X2





4.730

p





0.030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因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引起部分肾功能缺失或全部肾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在病情的影响下,患者机体的代谢产物难以完全排除,进一步增加肾脏的负担,诱发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等,如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最终会危及生命安全。

透析是一种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其可以排除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替代肾脏的功能,从而降低肾脏的压力,并且维持机体代谢物排出等基本需求,而本文中的腹膜透析是利用重力影响将现成品透析液通过管道输入患者的腹膜腔内,通过机体腹膜腔两侧的溶质存在梯度差和透析液的不断更换,来实现代谢物质和毒素的排出,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该透析方式规避了患者体内环境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化而增加的心血管发生率[4],因此,安全性较高,但也有相关研究指出,单一腹膜透析的清除速度慢,同时会增加蛋白质流失的情况,综合来讲,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血液透析可以通过净化血液的方式来达到清除体内毒素的效果,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等,且对蛋白质的影响较少,但该透析方式需要建立体外循环,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内环境变化大,因此,单一治疗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将如上两种透析方式进行联合使用,经过结果可以证实,联合使用可获取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肾纤维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建国,郑栓,王东海. 低钙腹膜透析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21,48(17):86-89.

[2]张欢,王萍,曹李娜,葛飞飞,吕琴.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5):79-81.

[3]高乐,韩亚男,张振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认知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08):83-86.

[4]秦艳东,张伟杰,李敏晖,杨小平,吴小兰. 多模式组合透析应用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3):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