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

赵方云

滕州市工人医院 山东枣庄 277500

摘要:目的: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效果。方法: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观察对象设置为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患者74例,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组(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和二组(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Cobb角值情况。结果:一组和二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照中,一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中,二组明显优于一组,(t=15.560,p=0.013),两组有差异。结论: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值得推荐。

关键词:距骨骨软骨损伤;关节镜微骨折手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

在临床中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种病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无力等,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该种病症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帮助患者的纤维软骨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关节活动能力。关节镜微骨折手术在临床中使用较多,自体骨软骨移植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能够为患者在手术中提供完整透明的软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预后效果。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效果,现将结果在下文中呈现: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观察对象设置为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患者74例,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37例,患者在26--61岁之间,男、女人数为20例、17例;二组37例,患者在27--61岁之间,男、女人数为21例、16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一组

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方式,然后在关节镜下开展全面检查,将前外侧和前内侧作为检查的入路,将不稳定和将要脱落的软骨组织及时清理,将软化的病灶去除掉。利用刮勺将病灶边缘部位的肉芽组织采取,然后实施微骨折手术,在距离距骨软骨下骨板的位置使用微骨折尖凿垂直钻入,钻入的深度在5毫米,间距在2--3毫米之间。钻孔以后将止血带放松,然后在关节镜下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出血渗出较好表示深度适宜。在此期间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然后在皮内将切口缝合,手术后使用棉花垫进行加压包扎,之后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1]

1.2.2二组

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和消毒处理,根据损伤情况进行入路的选择,之后将皮肤和组织切开,切开过程中需要避开神经和重要血管。然后使用踝关节牵引器将间隙进行扩大,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使用踝关节镜对软骨的损伤情况探查,对坏死的组织清除,确定距骨骨软骨病变的位置和大小,之后选择合适的自体移植组织。使用专用的器械钻孔,深度字10毫米以内,并且需要将T型手柄将骨软骨栓拧断后取出完整的组织。之后在内侧髌骨旁边开一个小口,长度为5厘米,将内侧股骨髁暴露出来,使用专用器械打入股骨髁,取材的方式和受区相同。最后对准距骨损伤的位置,将所取的髌骨软骨骨栓置入距骨内,保证软骨面的平整。术后进行踝关节的复位处理,使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做好术后的感染防护工作[2]

1.3统计学

采用SPSSI18.0软件,计数资料用t,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一组和二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照在表1呈现:

1 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比

组别

数例

踝关节活动度

踝关节功能

膝关节功能

一组

37(例)

57.62±3.12(分)

80.93±5.16(分)

92.48±3.17(分)

二组

37(例)

69.05±4.11(分)

92.07±4.31(分)

96.88±2.12(分)

t

--

14.831

15.064

16.785

p

--

0.015

0.013

0.012

2.2两组疼痛程度情况

一组和二组疼痛程度对照在表2呈现:

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组别

数例

手术前

手术后

一组

37(例)

6.72±1.32(分)

3.06±0.84(分)

二组

37(例)

6.81±1.14(分)

1.59±0.44(分)

t

--

0.105

5.398

p

--

0.173

0.029

2.3两组Cobb角值情况

一组和二组Cobb角值对照在表3呈现:

3 两组Cobb角值对比

组别

数例

手术前

手术后

一组

37(例)

23.69±2.18(°)

7.59±0.42(°)

二组

37(例)

23.85±2.09(°)

9.28±0.63(°)

t

--

0.057

5.318

p

--

0.134

0.030

3.讨论

距骨骨软骨损伤一般分为退变性损伤和创伤性损伤两种,患者出现功能受限后很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和全身性疾病,该种病症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来改善临床症状,其中关节镜穿创伤较小,且手术操作难度不大,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微骨折手术也是治疗该种疾病重要方式,能够对患者的坏死组织进行修复,有效的达到临床治疗效果。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是通过自体骨软骨移植,对于缺损面积较大的患者有着明显优势[3]

在本组研究中,首先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情况:一组和二组疼痛程度对照中,手术前两组疼痛程度无差异,手术后一组为3.06±0.84(分),二组为1.59±0.44(分),(t=5.398,p=0.029),两组有差异;然后分析两组Cobb角值情况:一组和二组Cobb角值对照中,手术前两组无差异,手术后一组为7.59±0.42(°),二组为9.28±0.63(°),(t=5.318,p=0.030),两组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对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相比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疼痛程度更低,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恢复,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畅.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效果探析[J].智慧健康,2020,6(30):72-73+187.

[2]杨金杰,李晓茜,张晓军,刘青超.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58+62.

[3]吴留生.距骨骨软骨损伤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及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的疗效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5):67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