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

/ 1

MRCP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

李进 吴桂生 * 李韦仑 蒙炯 陈涛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三病区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磁共振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MRCP)是胆道系统无创性检查方式,可多方位清晰显示胆管树并可进行三维重建,为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1]。近年来我院胆囊结石患者术前常规进行MRCP检查,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 2019-01至2019-12收治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史、彩超、RTr Cor fs 3DMRCP和检验排除合并肝外胆管梗阻者共计229例,其中男137例,女92例,年龄24-81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3例,慢性炎症166例。MRCP胆囊管显影178例,显示合并胆总管下段小结石2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脐下穿刺建立气腹,镜下探查胆囊周围粘连及胆囊三角,采取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造口术、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并胆囊切除术等术式。

2.

229例均完成腔镜下手术,其中胆囊造口31例,胆囊大部切除16例,LC 180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2例。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本组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仍有上腹部症状者,予饮食调节、药物治疗。

3.讨 论

MRCP是利用重T2加权脉冲序列来显示具有非常长T2弛豫时间组织结构的技术。速流动的液体如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的血流,由于流空效应在影像上表现为信号缺失,只有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液体表现为高信号;而胆管系统内的胆汁属于相对静止的液体,因此 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系统的形态结构。

胆囊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MRCP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评估主要集中在肝外胆道系统的变异包括副肝管和胆囊管、胆总管下段是否合并结石或占位以及胆囊病变情况等。首先,对部分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复杂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如果患者以胆囊结石症状为主,则采用胆囊造瘘术或胆囊取石,二期行EST、放置胆道支架、鼻胆管引流等。其次,根据术前MRCP影像结合术中胆囊三角解剖探查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最大限度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胆囊结石合并急性炎症或积液甚至囊壁坏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组织易出血,对来自肝床的管道结构不易分辨,此时采用部分或大部切除、胆囊造瘘取石为宜。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导致三角区粘连无法分离的,可采用大部或部分囊壁切除术。三、肝外胆道变异是术中损伤胆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胆囊管解剖变异率6.2%[2]。胆囊管汇入右肝管或汇入部过低,腔镜手术时牵拉胆道管容易损伤肝管或胆总管。胆囊管短或胆囊管汇入部过低,结石反复发作,可引起Mirizzi综合征,术中极易伤及胆总管。通过MRCP提供的直观胆道解剖图像,术前即可了解胆道解剖变异情况,指导术中操作,避免术中胆道损伤[3]。四、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以胆囊症状为重者,常造成LC术后再次处理胆总管结石的困境,尤其是胆总管下段细小结石。MRCP结合MRI 平扫对结石具有着较高诊断准确率,其诊断的敏感性优于B超及CT[4],但MRCP 图像重建后的胆汁高信号容易对细小结石的低信号形成掩盖,对小结石有一定漏诊率[5]

总之,MRCP为非介入性胰胆管成像方式,可从不同方位、角度观察胆道形态,避免周围结构对胆管的重叠,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胆囊疾病,为术前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可能性和术后胆管结石残留。

【参考文献】

[1]章俊芹,裴仁明,马娜.MRCP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及应用价值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2):102-104.

[2]曹学冬,罗运权,张海阳,等.MRCP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临床评价的意义[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79-480.

[3]孙岩,庄启湘,陈浩,等.3D-SPAC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诊断胆囊及胆总管结石[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582-1586.

[4]雷斌,汪庆伟.胆道CT与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653-654.

[5]康洁,崔雷雷,路萌,等.MSCT后处理技术、MRCP与B超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20,42(1):102-105.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吴桂生,男,1965.11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硕士毕业,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专业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