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重庆 401120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例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专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评估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估专科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高,在四项专科护理质量方面评分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好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病情发病紧急,进展速度快,对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机能存在极大危害[1]。冠心病由于危险程度高,护理难度与风险较大,开展专科护理时需要落实风险管理,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医疗事件发生率。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冠心病病例入组研究,探析风险管理在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5~2021.5,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0.67±3.19)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0.97±3.44)岁;无组间统计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对症处理、健康教育、饮食控制、用药监督。

观察组实施开展风险管理,具体方法:(1)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防范能力强化培训,了解冠心病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事故,对心脏复苏、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操作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系统性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根据护理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保证器械完好,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3)完善管理体系:在护士长带领下组建责任小组,明确组员的工作任务与个人职责,对现有护理风险进行总结,构建风险评估制度,对日常冠心病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将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个人绩效挂钩,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有效提升。(4)护理措施强化:根据患者的个人学历与接受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于疾病与治疗方式的认知,使患者的配合度有效提升;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对于治疗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1. 观察指标

(1)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以自拟满意度问卷,对护理服务体验感进行评估,统计满意度;(3)评估专科护理质量,从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范围在0~10分,分值越高越佳[2]

1.4 统计学处理

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61b1bc7367e3a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不良事件与满意度为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4.0内,分别开展t检验与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占比更高,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

1 两组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比较(n,%)

分组

例数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0

5(10%)

42(84%)

观察组

50

0(0%)

49(98%)

X2


5.2632

5.9829

P


<0.05

<0.05

2.2 护理质量评价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四项指标评分均更高,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

2 护理质量评价(61b1bc7367e3a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分组

例数

文书书写

基础护理

消毒隔离

健康教育

对照组

50

8.06±0.24

8.97±0.52

9.02±0.25

8.56±0.45

观察组

50

9.12±0.31

9.54±0.62

9.67±0.15

9.26±0.38

t


19.1185

4.9809

15.7648

8.4039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发病后极易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危害。临床护理风险较大,管理工作难度高,常规专科护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患者多见老年人群,自身自护能力较弱,极易出现摔伤、跌倒等不良事件[3],不仅会影响治疗工作开展,而且一旦出现院内感染,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专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系统化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风险意识与安全意识,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落实护理文书书写工作,强化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同时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的配合度有效提升[4],更好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更好提升护理安全性,使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建立有效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5]。本组研究也充分证实,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中应用,可使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与上述论点相吻合。

综上所述,冠心病专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措施,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安全性,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质雅,洪素千.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9,009(026):67-69.

[2] 曾卫,贺玉兰,陈晓梅.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24):211.

[3] 苏慧琴,黄颖仪,邓雪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9,026(011):1567-1568.

[4] 刘海华.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04):180-181.

[5] 王瑞.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0,000(00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