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疼痛护理方法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妇科手术疼痛护理方法的应用进展

刘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在妇产科手术中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其不只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持此之外,还会使得患者的机体出现血压升高、代谢紊乱以及免疫力降低等不良现象。基于此,对于妇科手术疼痛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的疼痛能够得以缓解,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首先对妇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机理以及特征进行分析,对妇科疼痛的评估方法进行阐述,最后对妇科疼痛护理方法的应用进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疼痛、护理方法、应用进展

妇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其手术的主要治疗疾病分为异位妊娠、子宫脱落、宫颈肌瘤以及前庭大腺肿瘤等妇科疾病。通过手术的方式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能够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不过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很容易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1]。对于疾病的恢复而言,疼痛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情绪以及免疫力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做好妇科手术疼痛护理的意义重大。

1 妇科术后疼痛的机理及特征

1.1 手术后疼痛的产生机理

患者在接受妇产科手术之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感。其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导致机体出现局部细胞受损的情况,在受到一定刺激之后,钾离子外流,并释放出出乙酰胆碱、缓激肽、5 - 羟色胺、组胺等致痛物质。这些物质对导致患者的疼痛系统受到刺激,并产生痛感,同时前列腺素起到加强疼痛感的效果[2]

1.2 手术疼痛的特征

手术后疼痛分为急性疼痛以及慢性疼痛两种,造成慢性疼痛的原因是比较难以确定的,其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在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后的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出现复发性疼痛,且无法通过药物的服用来缓解疼痛症状。不过,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不同,发病较为迅速,疼痛的原因一般能够很好的确定,往往会持续几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且通过药物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疼痛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可以分为情感疼痛以及感觉疼痛两种,前者包含有疼痛感而出现的不愉悦感[3]。而或者则是容易受到暗示以及期待等心情与个体心理特征、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的影响,根据个体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2 疼痛的评估方法

疼痛程度作为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往往需要患者自行描述。医院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患者本文所填写的疼痛报告来进行判断的,通过疼痛报告可以对疼痛的类别、起因以及程度等信息进行评估,从而达到评估患者疼痛状况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的生活状况进行观察,可以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类别等信息进行了解,常见的疼痛评估工具有数字评定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言语描述疼痛量表以及、直观模拟评分表、简明疼痛调查表与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等[4]

3 妇科手术疼痛护理方法的应用进展

3.1 基础护理

对于妇科手术的基础护理,需要首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在术后10小时之内需要将患者由平卧位调整为侧卧式,在术后一天,将其转变为半卧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患者进行腹肌的松弛,同时减轻患者腹部切口所受到的张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让伤口能够更好的愈合,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5]。在手术进行完之后,需要由护士对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当患者的伤口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采取深呼吸或者轻咳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2 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在开展手术之前,护理人员不只是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还需要告知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以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帮助患者建立一定的心理防线,缓解患者在手术前的紧张感,能够积极的接受妇科手术的治疗[6]。在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身体或者伤口可能出现疼痛感向患者告知,让患者能够准确的告知护理人员自身所产生的异样感,使得护理人员和主治医师能够准确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3 疼痛评估能力

对于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而言,掌握一项正确的术后疼痛评估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医院方面需要组织相关科室成员进行手术疼痛评估相关的培训或者讲座,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术后疼痛评估的有效工具,了解各项工具仪器的操作方法[7]。就生理方面而言,进行培训的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情绪状态以及肌肉紧张程度等方面的生理特征来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的评估,对出现疼痛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判定,以此来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正确的分类,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来确定有效的止痛方法,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3.4 疼痛评估制度

根据疼痛所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外科手术的疼痛进行四个阶段的划分:①麻醉消退后1天内。②手术后的2-3天内。③手术结束后的3-4天内。④手术结束后的第4天以后

[8]。护理人员在手术之气那需要对患者的基本病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确定患者是否具有其他并发症类疾病,在主治医师的协助下,对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种类进行评估,基于此制定出预防方案。在手术结束后,需要依据患者的真实情况进一步的分级和评估,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缓解疼痛治疗方案。

3.5 药物镇痛疗法

假若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止痛。在这之前,医院需要首先对患者进行预防性药物的使用,其使用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接受手术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盲目使用药物的情况。患者结束小型手术之后,假若患者出现了疼痛的情况,可以采用乙酰基酚类药物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而在患者结束子宫肌瘤清除手术之后,假若患者出现了疼痛的情况,可以采用杜冷丁,吗啡,芬太尼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来达到止痛的效果。在此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麻药成瘾性以及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于止痛药物成瘾性知识方面的认知,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能够得到提高[9]

3.6 心理护理

在对各种类型的手术疼痛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当患者出现疼痛感时,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恢复以及疼痛感造成负面效果,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基于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开展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家属一起努力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能够在精神层面以及生活方面为患者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可以采用音乐和注意力转移等方面,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10]

结语:

疼痛作为妇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其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接受妇科手术之后,需要由一些具有相关临床经验,具备疼痛评估方案的护理人员来对患者进行观察,在对疼痛的具体原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之后,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让患者的疼痛能够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莲. 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J]. 齐鲁 护理杂志,2013,19(20):36 - 37.

[2] 李琛,黄丽华. 术后疼痛管理研究进展[J]. 护理与康复,2015, 14(4):330 - 333.

[3] 罗红,郑依力,王静,等. 慢性疼痛的评估及缓解对策[J]. 现代 预防医学,2012,39(5):1182 - 1185.

[4] 茆明. 护理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的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2015,15(46):227.

[5] 司秀荣.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J]. 中国 医学创新,2012,9(12):72.

[6] 栗源鸿. 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分析[ J]. 中国继续 医学教育,2015,7(26):230 - 231.

[7] 张萍,华玮 . 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J]. 护理学 杂志,2012,30(4):101-104.

[8] 邹金伶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探讨 . 世界 最新医学信心文摘,2015,15(92):241-242.

[9] 钟云兰,黄金华,黄佑萍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 展 [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5):5-7.

[10] 韩凤莲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进展 [J]. 护理实践 与研究,2011,8(2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