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3

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

谢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阳性率。结果 两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阳性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urine protein and microalbuminuria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 healthy person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ested for urinary prote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The levels of urinary prote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and the positiv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urinary prote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urine protein and microalbuminuria are effective in the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deserve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urinary protein; Urinary microalbumin; 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此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且随着病情的迁延最终会造成肾衰竭【1】。而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后,临床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以迟缓疾病的进展。因而临床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实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故而可以采用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方法【2】。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是否存在蛋白尿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通常可以反映患者机体的肾脏功能以及病变程度,所以此类检查方法如今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3】。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围绕着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6.35±4.2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7.05±4.1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两组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无法完成各项临床调查者;诊治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尿蛋白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检测前12h,指导受检者禁食,而后采集受检者10mL中段尿作为样本检查,放入两个试管内进行离心处理,接着取上清液,借助尿液分析仪、配套试纸,检测尿蛋白,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检测完成后出具检查报告。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6.0,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平方差(61b1997eb1022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t值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卡方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61b1997eb1022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mg/L)

组别

例数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观察组

30

23.5±3.4

7.5±1.2

参照组

30

87.6±7.9

40.6±7.6

x2


40.822

23.563

P值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的阳性率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的阳性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阳性率(n,%)

组别

例数

尿蛋白阳性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观察组

30

14(46.67)

22(73.33)

参照组

30

0(0.00)

0(0.00)

*备注 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危害极大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故而疾病早期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4】。因而临床在对患者诊断时,可采用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方法。医学研究指出【5】,人体肾脏肾小球的完整性被破坏后,蛋白会大量漏出,且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会出现下降,这就会导致尿液中的蛋白量出现异常上升的情况。而微量蛋白尿的形成会导致机体毛细血管中的白蛋白不断扩张,溢出严重的情况下便会导致微量蛋白尿的产生。有报道指出【6】,微量蛋白尿出现则提示肾小球滤过膜的重吸收能力明显提升,而此阶段则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若在此阶段实际疾病的诊断,并对患者血糖加以控制,便可以最大限度扭转患者的病情【7】。反之,尿蛋白水平持续阳性则提示患者肾脏发生严重的病变。大量临床研究指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疾病是否存在以及病变程度的考量【8】。因此临床在对糖尿病肾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可以适时采用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方法,以实现对患者的早期诊断,继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阳性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采用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方法,可切实保证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效果,这同以往报道的结果接近。表明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在患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临床可在此类患者的临床筛查中优先应用此种检验方法。

综上所述,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菁菁,王东霞,张卫群.尿微量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1,3(16):344-345. 
  [2]刘程远,刘静,刘宁,马翠红,刘婷.尿液微量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4(06):555-556. 
  [3]刘义明,黄日安,莫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4(01):366-367. 
  [4]廖群,陈芳华.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3(11):323-324.

[5] 高璐,秦明照,陈晓燕,等.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J].中国医刊,2014,49(5):39-41. 


  [6] 张敏,唐荣珍,曹晓红,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J].华西医学,2012,26(12):1818-1821. 
  [7] 刘继红,肖林之,徐彬,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功能关系[J].中华医学,2011,39(7):520-522. 
  [8] 赵良平,徐卫亭,陈建昌,等.尿微量白蛋白和胰岛素抵抗在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中作用[J].江苏医药,2013,39(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