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王永泉

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虽然已经意识到能源问题,也逐渐开发出了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是在经济发展与能源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怎样才能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发展;分析

引言:

在新时期,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之国家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我国的电力新能源产业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蕴藏量较大、开发运输较为便利,并且具有可再生的能力,可以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因此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也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中较为成熟的新能源,在电力产业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产生的造价较低,因此新能源十分适用于新时期的电力产业。

  1. 目前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中我国仍然处于出初步发展阶段,因此还没有创新出科学的多电力新能源核心技术,导致没有开发相关的替代产品,我国目前电力行业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同时新时期的新能源由于具有可再生与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较长的成熟时间,即使电力新能源产业出现了饱和或者衰退期,新能源衰退的速度也不会很快。具体来说,由于电力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其技术也逐渐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可以将其划分为成熟期的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西欧国家放开出了风电新能源,可以有效解决电力使用中一些“能量不稳定”与“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经过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一些西欧国的风电产业已经步入了步入了成熟期,但是在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风电产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行业逐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从幼稚期迈向了成熟期,但是成本过高的问题导致其没有广泛地被应用,因此这也可以看做是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1]

电力新能源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以及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电力新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蓝图,但是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没有与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规范与行业标准,没有创设严格的检测制度,加上政府对电力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导致其门槛较低,很多企业没有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就一哄而上,因此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导致电力新能源产业也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其次技术基础薄弱,由于我国在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上还没有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很多设备和技术都要引进国外,因此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最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国家电网的建设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够协调,不能满足国家电网中的各种要求,甚至还会造成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浪费。

  1. 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1. 限制产业进入门槛

作为新时期的新兴产业,新能源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产能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国家应当对如今的电力新能源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展开科学的评估,以便于为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系统的统筹与规划,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确保各个企业可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取得相应的成就。国家要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门槛,给予电力新能源产业一定的政策鼓励与扶持,避免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出现不良竞争,同时还可以切实提高电力新能源产品的质量,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1. 加大技术研发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较高投资成本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在建设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和要求则会更好,同时电力新能源又属于新兴产业,需要企业面对一定风险,但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在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基本的保障。虽然在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产能过剩等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甚至还会加大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对自身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不利于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去年的时候,我国针对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对此现象进行了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新时期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电力新能源产业有着新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

提高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彻底解决新能源研发和技术方面的缺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电力新能源的质量,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对其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和研发,掌握电力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

[2]。此外国家还要鼓励高校开设电力新能源相关专业,提高对高校的建设,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电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提供完善的体系,确保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化为实践,发挥高校和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促进我国电力新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1. 完善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由于我国在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没有制定系统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因此为了促进电力新能源产业的稳步发展,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制度,例如财政补贴、电价补贴等。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减小企业的税收,降低企业在投资电力新能源产业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国家还可以不断完善电力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融资制度,使民间资本等有能力参与到电力新能源产业中。

在“十四五”召开的背景下,为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前景也是未来可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能源发电装机在电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会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其次是“两个一体化”,为电力新能源发展的质量奠定了基础;再次是对电力新能源行业的运行进行了规范与监督,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将分别开展,进一步规范了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最后是持续增加对可再生能源行业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了可再生能源企业现金的流转情况,促进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从2006年以来,我国就认识到了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基于固定电价下发布了相关的补贴政策。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2012年以来我国对电力新能源产业的资金补贴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为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为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相关数据显示,对目前电力新能源产业补贴缺口或已达3000亿元以上[3]。《通知》的出台,显示出了我国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表现了国家对解决用户使用电力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的决心。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期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为了缓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电力生产中必须转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开发和利用新能源,采取有效的电力节能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促进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只有通过这样方式,才能降低电能的消耗,缓解资源和能源危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妍.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环球市场,2019,000(016):140.

[2]徐重阳.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化问题探析及对策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3]曾菊员,邓霞,曾繁玲.云浮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9,363(0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