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周婷玉

(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213000 )

摘要:在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欣赏是极为关键的组成成分,在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课堂中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美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体验式欣赏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让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向幼儿介绍图片的背景,并让幼儿对图片进行模仿。但此种形式会让教师取代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幼儿体验感较差。因此,选用何种教学策略对幼儿开展美术体验式欣赏是如今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审美力,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关键词:幼儿美术 体验式欣赏教学 策略

1.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幼儿天生就爱表演,喜欢对周围人的语言与行为进行模仿,因此在开展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打造丰富真实的课堂场景,渲染美好的课堂氛围,将幼儿直接带入到欣赏场景中,保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例如,当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开展“星空”欣赏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堂之中将窗帘拉下,而后将星空的场景投映在教室之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之中为幼儿播放舒缓的音乐,确保幼儿在课堂之中具有沉浸式的体验。再例如,当教师开展“花草地”欣赏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的眼前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花草地。幼儿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感知,帮助幼儿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感受,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发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潜力,加强幼儿的艺术感受。

2.让幼儿在课堂中根据美术作品进行模拟绘画

在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环节中,其实幼儿始终是以一个局外者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的,幼儿只是根据美术作品的绘画内容以及作品色彩进行观察与赏析,但却并不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因此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仅仅只是停留在表象之上,在体验式欣赏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并不需要幼儿对美术作品赏析后进行评价,而是需要利用质疑的方式来对幼儿的学习思路进行拓展,保证幼儿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会熟练应用各种道具,提高幼儿创作美术作品的技巧。

例如,当教师讲解“1948年作品的第五号”欣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大型画室,波洛克自身的创作过程与其他艺术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他喜欢在地板上面铺设画布,并将棍棒上面沾上油漆用手提着如同跳舞一般走动,让油漆在画布上面自由的滴落。教师也可以在教室的地面上铺设出一个大型画布,让幼儿使用不同的工具蘸取油漆,并选用甩动、滑动、滴落等不同形式形成缠绕、重叠以及晕染等不同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可以惊奇地发现,随着他们走路速度以及甩动力度的不同在画布上面油漆形成的效果也有着显著的变化。此时,教师可以明显的发现,每一个幼儿都已经完全掌握了美术作品创作的快乐。而后幼儿在临摹作画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进行探讨,“这处的线条是如何画上去的呢?走得更快一点线条是不是会更细一些?”在模拟作画的过程中,幼儿会对美术作品诞生的过程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并会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与工具尝试绘画出不同的线条以及色块。在模拟绘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课堂的乐趣,促使幼儿与作者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幼儿的欣赏能力。

3.积极开展课堂体验欣赏教学活动

在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过程中,行为操作是推动幼儿对美术学习进行主动探索与尝试的一种教学策略。其实,在美术体验式欣赏课堂之中,很多创作过程就是幼儿的行为操作过程。幼儿在课堂之中,通过对绘画工具以及材料的应用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的印象,深刻感受作品之中蕴含的形式与内容之美。教师除了让幼儿在课堂之中进行作品创作之外,还可以让幼儿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感知与欣赏。例如,当教师开展“哈里昆狂欢节”欣赏教学时,就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创作材料与媒介,让幼儿自由进行选用,充分激发幼儿对作品的感受与热爱,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可以采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狂欢的场景。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课堂之中开展动作表演,促使幼儿通过自身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深刻感受美术作品之中蕴含的内在美。幼儿自身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十分喜爱此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吸引幼儿学习的目光。如当教师指引幼儿对“拔萝卜”的情节进行赏析时,就可以让幼儿在课堂之中表演拔萝卜的动作以及表情,而后再让幼儿感受“拔萝卜”的情节。通过课堂中的肢体语言表演,幼儿可以对美术作品之中人物的姿态以及形象进行深入的赏析与认知,可以保证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开展的有效性。

结束语:

在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促使幼儿从多个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赏析,感受其中蕴含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推动幼儿与作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去情感共鸣,增强幼儿的情感与感性体验,帮助幼儿深入感受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提升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缪未雨. 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策略探究[J]. 成才之路,2021(29):108-110. DOI:10.3969/j.issn.1008-3561.2021.29.046.

[2] 蔡琳琳. 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教学实践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19(1):65-66.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9.01.034.

[3] 盛彩娟.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幼儿审美能力[J]. 考试周刊,2016(26):18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6.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