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银川市金凤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银川市金凤区为例

马杰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110170


摘 要:商业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娱乐休闲的场所,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与形式,代表了这个地区的形象与气质,探究城市中商业综合体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清城市空间结构,梳理图底关系。文章以银川市金凤区为切入点,选取万达商圈地段,探究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商业综合体、万达商圈

1.研究背景

城市不断发展,土地集约化越来越明显,建筑功能越来越复合,商业综合体随之应运而生。商业综合体是集办公、居住、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形式,满足如今紧张的土地需求,体现了城市高度复合化的特质。功能多元、有机组织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城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延续城市空间网络,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享受商业综合体带来便捷的同时,其空间也会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

2.银川市金凤区空间结构

银川市城市布局呈现“哑铃状”分布,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建设水平不高,城市基本上集中在东西两片区发展,总体城市布局呈现大范围分散和小范围集中。改革开放后,城市呈现组团式分布,城市结构由哑铃状转变为带状组团,形成“一城两区四片”发展格局 。自银川市形成“三区两县一市”的发展格局后,城市东西空间开始延伸,金凤区是主要的开拓空间。现金凤区已成为银川市的重要行政文化中心.沿正源南街南北向延伸,主要商业综合体均分布在正源南街两侧,较大的三个商业综合体为:银川市金凤万达商圈、悦海新天地和建发大阅城。

3.万达商圈与周边城市空间影响分析

银川作为三线城市,商业综合体起到了发展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商业综合体不是建筑的堆砌组合,而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载体,与周边城市空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3.1对城市空间影响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附属关系,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提出过灰空间的说法,灰空间是介于两个不同属性之间的一种模糊空间,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万达商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连续性,表现为其中的商业街空间,商业街空间成为进入商业综合体的过渡空间,商业街空间不但面向城市,也面向内向的步行交通。步行商业空间还将建筑体量较大的商业综合体和外部城市空间联合起来,空间上的纵向叠合和分类重组,形成了连续的空间体系。

金凤区万达商圈位于正源北街以西,上海西路以南,位于主干路一侧。与城市空间衔接,其主要的入口广场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国内目前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设计时,入口广场的设置成为了主要手法。巨大的入口空间可以疏散人流,也可以成为人群休闲广场,从城市空间进入商业空间时有连续感的空间体验。

3.2对城市功能影响

传统的商业街及小体量商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如今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商业综合体不仅将商业功能、居住功能以及办公功能叠加,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商业综合体承载城市公共生活功能的同时也为购物者提供了更多的停留空间,吸引消费、驻足、活动,同时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3.3对城市交通影响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越来越多样,商业综合体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了主要的交通空间,其街道特性越来越明显,金凤区万达商圈位于主要交通性干道一侧,其交通系统复杂且多样。在城市交通影响方面,为减少对交通性主干路的影响,在空间层面设置过街天桥作为步行引导,内部商业街设置地下停车位,商业综合体南侧分布集中地面停车位。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主要通过水平层面与空间层面进行连接,例如台阶、电梯,中部设置中庭,可有效引导人流进入综合体内部,实现水平层面与空间的自然转换与过度,使城市交通空间更加系统完整。

4.万达商圈与周边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4.1与城市肌理关系

万达商业综合体较大的建筑体量与周边的国际会展中心、科技馆等形成相近的肌理,建筑尺度相似。万达体量稍大,水平方向城市肌理和谐统一,整体占地面积大但与周边的街巷空间相比较,尺度适宜。东侧界面连续过长,沿正源北街的三个主要商圈形成完整的商业轴线,但城市主要干道两侧分布较多商业综合体,对于城市图底关系有一定消极影响,城市肌理混乱。

4.2室外广场

在研究的城市区域中,有几处较大的城市空间,如学校操场、市民广场、休闲公园和商业中心的室外广场。大部分均对外开放,通达信较好。万达商业1、3号门前广场作为人群基散与沟通室内外的活动空间 ,有足够的自由度进行各种活动。广场外设置座椅、娱乐设施,可休憩停留。万达商业综合体前广场平面呈矩形,构成空间限定要素的商业综合体正立面、沿街的行道树及城市道路、室外广场界面绿化较少,硬质铺装较多,均为灰色地砖铺装,形式单一,特征不明显。

4.3出入口空间

万达商业综合体有三个主要的出入口空间,开向育安巷的三号门,开向正源街的二号门,开向上海西路的一号门,正源街人流较大,出入口靠近外部广场,可达性较高。三号门前设置前广场,连接步行街与商业综合体,通过外部玻璃入口,具有一定空间的场所感。万达商业综合体的出入口数量平时可满足需求,基本没有出现拥堵的现象,能够引导城市空间的人流流向,整体布局合理。在进入商业街的入口,外部立面明显不同,有更好的识别性。

4.4与周边城市空间交通分析

万达商圈交通较为便捷,主要为公共交通系统、机动车交通系统以及步行交通系统。正源南街作为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车流量较多,与北京路交汇点近,万达对其产生不利影响,早晚高峰时期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停车主要分为地下停车库以及育安巷南侧的地面停车场,此外,育安巷两侧也经常出现随意乱停车的现象,存在一定交通隐患。育安巷作为城市支路,道路宽度较窄,通行能力低,东西向车流进入正源街时,会出现拥堵等情况。南侧地面停车位较少,不能满足需求。从大区域范围分析,正源街分布了三个较为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尤其早晚高峰时刻。对于城市步行系统,行人可通过步行天桥到达商业综合体,由北京路向北的路段,均设置了慢性系统塑胶铺装,但步行与公共系统混杂,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商业综合体南部通达性稍差,没有明确的步行空间,需要穿过停车场以及公共交通,有待加强。商业步行街内部的步行系统较为通畅且与商业综合体联系较为紧密,通达性较高,沿街两侧广告牌、海报等张贴杂乱,影响了步行空间,内部几乎没有绿化,环境品质不高。

5.小结

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在功能上是一种“子整体”的关系,要加强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空间肌理,减少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冲突,以增强整体实力。整合城市肌理,使商业综合体融入城市空间结构,增加节点空间,引导人流,成为集散的重要空间组成。

应减少东部连续空间,打造城市整体片区。室外广场增设花池、座椅等,局部铺装采用不同风格。广场及步行街增加绿化,形成室外景观且增添休闲空间。增强城市南北步行交通轴线,且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衔接。建议将育安巷交通规划为东西向,缓解交通压力。建议万达地下车库的管理者可以与附近的长期使用者合作,建立长期的车位使用关系,以此优化地面停车,并且提高万达地下车库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张万寿.开发西部发展宁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3. 朱郁郁,孙娟,崔功豪.中国城市空间现象研究[J].地理与信息科学,2005

  4. 高博为.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5. 刘景山,城市综合体开发及布局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1. 作者简介:马杰(1995.1—),女,汉族,籍贯:宁夏银川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城市规划,研究方向:城镇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