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改革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改革路径探析

杨扬

黑河市自然资源局 164300


要: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土地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分析、深入研究有必要最大限度地使土地管理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论文主要从土地资源管理计划的特征入手,对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计划存在的问题进行着手,分析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规划改革;解决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逐渐不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关部门要重视土地资源管理计划,按照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要求,优化布局土地要素,推进供给方面改革,达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一、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特点和要求

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也同样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土地有以下属性。

1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用途可以根据需要而变更,但是作为特定空间的载体,土地的位置是不能改变的。如果土地的用途决定了,短期内很难变更。所以,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计划应具有高度协调性,各方面利益主体统一考虑到土地需求上。

2土地不可再生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建立在土地消耗的基础上,土地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土地会受发展的破坏,而且这个破坏几乎是永久的。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计划需要更强的前景,最小化或直接消除土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前的矛盾,防止土地低效供应和无效供应,甚至过度供应。

3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

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代表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土地资源管理计划不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计划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统一考虑,合理规划稀少的土地资源。

二、目前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

1土地计划和管理不合理

目前,中国领土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仍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正在下降。土地管理和执法不力。在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主要责任人不负责任,未能达到理想的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效果,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正在实施相关规划。国土资源管理规划实施效果不理想,许多违法行为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国土资源管理规划实施效果不明显。

2土地计划不够灵活

严格的城市土地用途限制制度和土地收藏制度大大降低了土地使用的灵活性。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土地使用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变更土地的用途,如果要变更土地用途,可以经过环球审查,程序繁杂,时间较长。在现行土地收藏制度下,一块土地从收藏、中标到转让,需要一年或几年的时间,并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工业用地的转让年数太长的话,休眠地和低效土地的离开会变得很难。现在各地土地转让时,为了稳定企业的期待,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企业经营不振或利润不好的情况下,土地的转让手续很复杂。需要说明的问题很多,明显地保留土地比土地转让更划算。

3土地规划和管理缺少创新

在中国现有的土地资源中,土地规划和管理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法律规定,希望对领土的日常规划和管理进行限制和监督。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在领土规划和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不够,仍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在国土资源管理规划中,某些制度和规定的实际效益转化率不理想,国土规划管理的有效性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领土的日常规划和管理也缺乏相关服务,在界定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标准和程序、人员补偿和激励制度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国国土规划和管理中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三、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改革路径的探析

1将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总结、概括其中的主要矛盾问题,避免出现矛盾所拖的问题。土地计划方案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交通条件是否方便自不必说,还关系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空间、规模等。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土地管理和土地计划供给方面的改革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管理计划供给方面的改革成为基础的一环,土地计划是为了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计划、顶级的设计计划、人口发展计划和能源发展计划等方面进行协调工作。也就是说,在实际土地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着手。此外,还需要从环境保护、规模及基础设施标准等方面进行控制。

2优化土地结构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加强,鉴于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优化领土结构,解决土壤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鉴于改善土壤结构平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类土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在优化土壤结构的过程中,首先要控制中国耕地普遍存在的滥用职权现象。警察部门应加强执法,确保农业用地面积。在河流地区或特别是严重失水的地区,森林植被管理得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加强了与农业和林业局的合作,以确保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特定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建设用地特别包括加强项目审批,保证建设用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防止建设用地过度利用耕地资源,确保区域发展需求的前提是,注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水平和价值。

3明确土地管理规划责任

土地是中国的第一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负责规划领土的管理,结合国家发展规划,从宏观角度实施土地管理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区域定位,从网状角度进行规划,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作为支撑,资源管理和领土规划部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领土资源的管理并非易事。领土资源的规划需要特殊人才,必须反复评估以确定最终制度。鉴于此,中国必须尽快明确责任服务,落实其职责,自上而下实施结构规划,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重视,从而实现横向供给改革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施土地管理规划,采取全面平衡的方式,明确规划土地管理的责任,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土壤资源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当前,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必须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工作,实施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供给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忠学,黄盛玉,刘金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471-1672

【2】萍,帅佳良,吴克宁.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与管理研究述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2):113~119.

【3】毛思波.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35).

【4】杨睿.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发展前景[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