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后视镜眩光防控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机动车后视镜眩光防控技术研究

雷雪 张仁武

攀枝花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了解现代汽车后视镜防眩光防控的必要性,探讨防眩光后视镜的技术实施及具体的使用方法。通过采用镀膜等工艺制作汽车的防眩光后视镜,人工或智能控制灯带给驾驶员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交通危险隐患。

关键词:防眩光;后视镜,技术

汽车后视镜俗称倒车镜,通常分为车外两种。对于外后视镜,一般汽车左右两侧都用主要是让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两侧的行以及其他障碍物的情况,确保行车或倒车安全。而内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观察和注视车内乘员、物品以及车后路面的情况。夜晚行车,内后视镜里反射的后车灯光和迎面来车的灯光常眩得司机睁不开眼。司机无法估计与后车的距离,并线时有危险隐患。且在强光照射下,会使驾驶员感到眩目,增大驾驶人员眼睛疲劳程度。研究发现,眩光的影响,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增加1.4s。当汽车以高时速行驶时,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会使刹车距离增加近一倍,这对驾驶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而防眩目后视镜,有效的解决了驾驶员的眩光反应,保证了驾驶安全。

防眩目后视镜是指具有防眩功能的车内后视镜,这主要是防止后面汽车的大灯过强时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影响驾驶者的注意力,影响到汽车在观察后方车辆的视线。通过利用防眩目后视镜,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目前的防眩目后视镜分为普通防眩光车辆后视镜和电子自动防眩光车辆后视镜。

1 普通防眩光后视镜

1.1普通防眩光后视镜的制作技术

普通防眩光车辆后视镜是一种具有防眩光效果的车辆后视镜。其主要特点是运用镀膜等工艺技术,在普通玻璃背面依次附着干涉膜、反光膜和保护膜;或者在普通玻璃正面依次附着反光膜和干涉膜。它是利用光干涉原理,有效衰减照射到后视镜上的强光,减轻驾驶人员眼睛的疲劳程度,并呈现清晰的后视效果。一种普通车辆后视镜的光反射体是由玻璃、干涉膜、反射膜和保护膜组成,在玻璃背面依次附着干涉膜,反射膜和保护膜。另一种普通防眩光车辆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后视镜的光反射体是由玻璃、反光膜和干涉膜组成,在玻璃正面依次附着反光膜和干涉膜。上述两种均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使照射到镜面的强光按波长有选择的滤除,把对人眼睛刺激最大的黄绿光衰减到一定程度后再反射出来,被观察者接收,如此就能有效起到防止眩光的作用。

制作普通防眩光后视镜,玻璃选用普通玻璃,干涉膜选用磷化镁或5102材料,反光膜选用银材料,采用镀膜工艺将干涉材料和反光膜材料依次镀在普通玻璃背面,最后涂抹有效保护漆膜,其中干涉膜的厚度直接影响光的干涉效果,根据人眼视觉特性,干涉膜厚度的选定应能对人眼视觉函数一定宽度的峰值波长进行滤光,然后反射出其补色,反射出的光线呈浅蓝色,并保持大于36%的反射率。

1.2 普通防眩光后视镜的结构及使用

普通防眩后视镜是使用两个反射面的镜子,白天使用反射率较高的镜面,晚上遇有后方强光时需手动调整到反射率较低的镜面。普通防眩后视镜的结构为一面是镀银镜面,一面是镜子玻璃表面。镜面的反射光路比玻璃表面略短,这样反射成的“虚像”会有相差,略微改变镜子角度会让你分别看到两个虚像。镜面的亮,玻璃面的暗而不刺眼。普通防眩目后视镜是通过拨叉转动镜片,通过折射来降低后车的光线强度。这时后面小车的远光灯和大车的车头灯不再让人觉得晃眼,不过车距的判断会变得不明显,用过一次后就要重新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需要倒车时,由于从镜子上看到的后面物体也是很模糊的,必须要把后视镜置于正常状态。

在防眩目状态下,镜子中有两种画面,且两种画面在水平方向上似乎存在着一条无形的“界线,”镜子里水平“分界线”上方的画面是防眩目的,画面里的所有物体都会变得很暗,原来刺眼的大灯,也变柔和了,而不发光的物体,则变得很难辨认了。“分界线”的下方是正常的画面。由于同步减弱的作用,会影响到对车后情况的观察和判断,因此需要结合两旁的后视镜。

2 电子自动防眩光后视镜

2.1 电子自动防眩光后视镜的技术制作

电子自动防眩光后视镜运用了“电致变材料”技术。而“电致变材料”中颜色的变化可以通过外界电压的改变而实现,电压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变色程度,调节外界电压与电流就可以控制“电致变材料”的变色程度,同时起到一个防眩目的作用。

一般安装在车内,由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一面特殊镜子组成。特殊的镜子也就是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即在两层玻璃之间夹着一层化学凝胶,通过电流的变化控制后视镜的明暗。智能防眩目后视镜是通过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两个光敏二极管,一个安装在后视镜正面,另一个在背面,它们分别接受汽车前面及后面射来的光线。当后车的大灯射在车内后视镜上时,从两个光敏二级管的信号比较可以判断后面的光强于前面的光,当光差值超过设定的(眩光)标准时,则通过向玻璃镜片通电,使其由正常的透亮状态变成墨绿,后面射来的强光就会被镜面吸收掉很大一部分,从而有效地使反射率下降,消除眩光。如果后面没有眩光发生时,则后视镜会提供一个正常的后视视野。自动防眩后视镜所产生的变化是在极短时间内自动智能完成的。

2.2 电子自动防眩光后视镜的使用

启用自动防眩目功能,点火开关必须处于ON或 ACC(接通)位置,才能使用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按下位于后视镜下部的按钮。再次按下后视镜下部的按钮即可取消此功能。启用此功能后指示灯将点亮。该指示灯是一个非常暗的绿灯,这个绿灯亮和不亮之间的差异只有特意去看才会发现区别,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亮的时候,自动防眩目的功能才会起作用。车辆上的两个光照传感器将感测环境光照强度和后方车辆产生的眩光。请勿遮盖光照传感器,否则将取消自动防眩目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虽然后面远光灯亮,防眩功能也不起作用,这是因为后视镜有前后两个感光窗口,里面是两个光照传感器。电路比较两个感光窗口的光线强度,如果前面比后面光线强,不工作,反之则工作。对配备有倒车禁止功能的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当车辆倒车信号闭合时,电子防眩目功能自动关闭。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均拥有车辆即车辆保有率的持续增长,车辆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因而车辆内置功能的种类也大幅度的增加来避免不必要的交通隐患。

防眩目后视镜的各种功能的完善,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后视镜视野的影响,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视野效果。合理应用,是汽车行驶更加安全,减少因视野问题带来的疲劳驾驶。

参考文献:

[1]李思愚,浅析现代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技巧[J].甘肃.甘肃科计.2011.9.

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轿车后视镜炫光智能防控系统”(编号:2019cxcy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