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管理在泵站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现代化管理在泵站管理中的应用

丁佳萍

安徽省淮南市泥河枢纽管理处 232000

摘要:泵站是解决与洪水、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有关的三大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泵站的功能正在逐步扩大并不断改进,但目前水泵的运行管理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泵站的整体效益,提高泵站的抗灾能力,进行泵站改造技术,本文阐述了泵站改造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化管理 泵站 措施

泵站是对农用、航运、工业用水、供电和城市给排水等各部门进行灌溉管理和灌溉服务的重要社会事业,因此泵站的发展需要经过许多部门的协作进行推动。为最大限度地改善灌溉标准、泵站的防汛和排涝工作,充分发挥泵站建设的整体效益,增强泵站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泵站的工作要求和操作环境,进一步完善泵站现代化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各泵站工作。

一、现代泵站管理的主要任务

现代泵站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水资源效益。人们必须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来管理泵站,以提高排水标准、防洪能力和泵站灌溉。增强泵站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泵站运转工况和操作环境,全面提高泵站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并逐步实现有效监测和管理排水泵站的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水的科学管理与环境保护,以提高泵站的工作环境、生产环境,提高泵站的科学管理,以减少泵站的运作成本,以保证泵站设施的安全,以充分发挥排水泵站的经济效益,达到可靠性、安全、节能降耗、高效益的总体目标,以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泵站控制模式

2.1现代泵站管理系统

泵站的运行应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泵站设备水平和泵站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经验,逐步与国内外现代治理体系相结合,泵站要按照相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设置,并根据泵站的需要定时维护。

2.2设立直属管理单位

由于泵站范围广泛,市县排水灌溉覆盖的泵站由直属管理单位管理,由省、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河道范围和泵站位置设置,部分村镇排灌覆盖,当地乡镇、区管理的中小型泵站,由市政府补助维修资金。

三、泵站管理问题

3.1规划设计标准低

由于许多泵站建设较早,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设计水平等因素限制,泵站效率低,单台机组流量低,为满足需求,选择了多台机组建设的方式,劳动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由于设计水平低,技术水平不高,很多设备不达标,机电配套设施不合理,这给设备的更新和现代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成本也很高,给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了很多隐患。

3.2河流污染,污泥沉积严重

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由于缺乏排水管道,许多废水直接汇入河流,而这类废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给泵站设备带来很多麻烦,不利于泵站的安全运行。此外,污泥在入口罐和收集罐中长期滞留,这不仅降低了排水效率,而且引发了许多设备维护隐患,同时也降低了河流的水质,严重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

3.3管理团队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由于许多泵站的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又没有优秀的管理者,严重影响了泵站的有效管理工作。泵站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但由于管理者的反应不及时或专业技能有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上公司内部对泵站管理队伍的培养意识不强,导致人员相对短缺,无法适应泵站运营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

3.4泵站日常规章制度不完善。

规章制度是科学治理的重要工具。目前,许多泵站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尤其是管理内容不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员工缺乏明确的泵站管理标准体系,一些泵站虽然建立了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其应用不够严格,导致管理混乱。

四、泵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提升泵站建设管理水平,积极推行现代化泵站管理模式,泵站规划与设计等方面日益突出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泵站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泵站的正常有效运转,各地政府因应结合实际需要,对泵站建设进行重大创新和改革,通过重点调整泵站定位,合理科学地布置泵站设备,为泵站建设引进高科技、高效的新设备,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有效促进泵站现代化建设,并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利用数字化设施与网络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泵站的信息收集和管理能力,基本形成智能化运作体系,并逐步实现信息监测、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管理的智能化网络。

4.2完善泵站管理制度和控制系统

要保证泵站的顺利运转,我们就需要形成完备的管理制度,即结束“人本管理”的管理体制,实施“制度治人”的治理体制,实现“有法可依”",从而通过系统约束改善管理。泵站管理系统的完善,应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泵站的实际工作状况,建立操作性较强、合理、全面、细致的工作规定和管理制度,如泵站操作规程、设施保养规范、泵站巡查制度、设施故障维修管理制度、人员服务管理制度等,以及工作场所责任、薪酬制度和处罚机制等。

五、加强泵站管理队伍建设

人员管理是保证泵站顺利工作的最主要前提条件,所以,为了提高对泵站管理工作的安全和经济效益要求,就必须加大对泵站管理队伍的基础工程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对泵站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这就大大提高了对泵站管理的效益要求。而对泵站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也可采取以下列途径改善。一是提高老员工对泵站管理工作的基础培训能力,如机械知识等;此外,还需要通过进行管理工作经验评比活动,以提高老员工使用知识的能力。第二,对老职工习惯于管理新职工开展内部的技术培训活动,使有着大量工作经历和较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老职工也可以培养新职工,这是十分实用的。经过实践活动后,新职工就能够进一步熟悉工作内容,从而促使新职工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实力。第三,强化政府对各个职位的监管,引入工作场所评估制度,评估员工的专业能力,鼓励员工学习。

六、结束语

泵站项目的有效管理,对缓解农业水资源供应不足、城市供给能力有限、燃料紧张、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恶劣等严峻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因此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充分考虑排灌用电泵站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认真做好组织领导,科学合理地规划泵站布局,增加对泵站的改造投入,系统地实施泵站设备更新与改造,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机电排水泵站长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泵站的操作与管理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1]孙军 现代化管理在泵站管理中的应用 商品经济研究[J]

[2]浅议现代化泵站的管理[J]

61a84d7c20cf1_html_87f9974b198d9df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