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爱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人文关爱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

李琳

黑龙江省尚志市 八一希望学校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正的九月,正是莘莘学子们积极投入学习的美好时光,然而一个令人揪心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名重点高中高三年级学生从自家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对于父母来说无疑不是五雷轰顶,对于学校来说,无疑不是深度警醒,对于他个人来说,就不得而知了,是什么让这个风华正茂的学生如此决绝的离开人世?是什么样的冲击和打击让这个年轻人心理防线就这样破防?是什么让这个年轻人不管不顾就这样扔下父母,扔下老师,扔下美好的未来?听说这个学生名列年组前20,成绩特别突出,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成问题,辉煌的人生刚刚起步,还有什么是他想不开的坎?陆续的了解到听说是因为早恋,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给,还动手打了男孩,男孩一气之下选择了轻生,据说男孩还留下一封信,说是让父亲母亲后悔一辈子听到这里,我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思索,教育、德育、心育我们该如何加强?如何开展?如何有效地遏制让这种悲剧的发生。

追根溯源,悲剧的发生一定有其很深的诱因,排除学生自身的内因,也有不可否认的外界因素,那么我们作为教育者如何在学生心理建设上下功夫?应该开展哪些有助于心理建设的活动还帮助学生们筑牢心理防线呢?今天让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加强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又及其深远复杂的重要影响。据有关文献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家庭结构缺陷影响和家庭生活环境影响。本文从这个四个方面做为学校应做好几下几点:

1、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发挥学校的阵地作用。

每学期定时给家长普及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特别是学期初、学期末、为家长朋友提供广阔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家长们明白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应对好心理发展中的孩子。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学校网络育人作用。

宣传倡导家长们为学生营造温馨舒适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家长们知道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缺陷和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的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组织心理教师,挖掘网络资源 ,提供相关素材,发挥学校网络育人功能,班主任利用微信、快手、斗音等网络平台转发相关内容,随时警示、提示家长,时时营造育人氛围,为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提供温润、营养丰富的土壤。

3、创新特色心理活动,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在学校德育网络体系下,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温馨家庭”评比活动,“家有好爸(好妈)”演讲活动,“家有喜事”手抄报评比活动。“智慧爸爸聪明妈”趣味笑话征集活动。以活动促心育,以评比促推进,以真情促发展,让家庭沃土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瞬间,让阳光雨露滋润孩童的心灵,让家庭参与教育的机会逐步提高,为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好人生第一层铺垫。

二、加强学科育人的影响

1提高教师的心理育人能力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每学期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自学心理学书籍、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学校内部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座谈等方式全面促进提高全体教师的心育水平

2、深挖教材,利用学科教育资源

我们要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全身心放松课堂生活环境,让学生自由、自、自信,让学生体验收获、认同和热爱。让学生体会成功、成长成人的快乐。

比如英语学科,我们要避免机械单调重复的教学模式,字母写个不停,单词考个没完,句子死记硬背。低段我们可以说字母宝宝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热情好客,今天特意专程赶来,想和我们认识一下呢!谁呀能准确说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就先跟谁做朋友。让我们一起去欢迎一下吧。宽松愉悦的导语让学生倍感亲切,顺便复习打招呼用语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们体会友爱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恰当的打招呼用语让我们学会了有礼貌待来的被尊重的感受。

在数学学科中对于学神,主张进行良性竞争比速度,比质量,比巧妙。还可以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策划出题,并与同学分享。
对于中等学生,主张在解题过程中,有耐力、有韧劲。对于学渣,面对难题,适度操练,不要被难题打败,学会正确的放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这些教学中的小环节,点点滴滴的渗透的。

语文学科是语言教育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因此,在这些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还必须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轻松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同时,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

教育。

比如体育竞技学科,在长跑中磨练学生坚持克服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短跑中正确对待每次成功失败带来的心理起伏,在比赛中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在男生女生各自擅长或不擅长的领域中正确认识男生女生生理差别,带来的优势劣势差别。

作为学科教师的我们要处处留心,关注学生的心理细微变化,利用自己的课堂学科,做好育人工作。

三、人文关爱,关注特殊群体

特殊的节日,特殊的家庭,特殊的学生,我们要特殊关注关怀和关心,统计好学校的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定期做好班级的年组的心理调查进行摸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帮扶。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一个女生分外抢眼,穿的最好,用的平衡车最贵,表情最高冷,还很刺头,说话眼睛都不正眼看人,我对她特别感兴趣,追踪了解才发现,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离异,成绩一般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母亲没有稳定工作,经常换工作,家里姥姥姥爷用微薄的退休金来供她日常花销,家里人怕孩子在学校被人看不起,牟足了劲惯着,了解到这个情况,我首先联系了班主任,说明情况,把她当成隐形帮扶对象,不让她知道我们对她进行帮助。班主任通过日记“我是家里的”班主任有目的的挑选好的文章跟大家分享,这个女孩写的是“我是家里的小公主”,老师回复批语“你更是老师心理的贴心小棉袄,那么懂事,那么感恩,你真美好!认识你是我们是幸运。”之后,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我总让她来帮忙,上传下达去接触更多的人,给她更多的自信,我也总有意无意的说自信的样子最美,热心帮助大家的人最可爱,时间久了,她主动找我聊天,我故意跟她聊起我的爸爸,以及爸爸车祸去世时的心理感受,如何让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个女孩越来越懂事,姥姥也常说,这个孩子话多了,笑容多了,不要这要那了。随手的一粒种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出一簇鲜花,多一次“多管闲事”就能多温暖一个孩子,教育的美好就是在于爱的传递,责任的播种,幸福的回馈,在那些或多或少由于生活社会无法改变、不可逆转的伤害过后,孩子的心灵需要我们去修复,教师的责任,除了授业解惑,更多的是爱的播种,心灵的修复,和抗挫折的培养。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势在必行,作为学校、作为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就要多思考、多学习、多探究,多渠道、多方法、多手段的去用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在教育的道路上无论多坎坷、多艰难,只要我们心的暖的,目的是明确的,所有的一切都会在爱的浇灌下,雪崩瓦解,教育的将来会越来好,孩子的身心发展之路也会越来越平坦,我们的教育梦终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