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提升摔跤专项竞技能力训练调控措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对有效提升摔跤专项竞技能力训练调控措施的探讨

马冲

山东省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山东济南, 250102

摘要: 围绕比赛需求设计训练内容和要求,根据规则变化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抓住技术和能力训练的细节性关键要求,在几个主要环节上下功夫提高训练效果和质量,这都是摔跤教练员在努力提升队伍竞技能力方面必须具备的训练调控能力。

关键词:摔跤 竞技能力 细节 训练效果 创新

一、明确比赛需求中的关键内容

(一)技术运用关键薄弱环节

对抗技术运用过程中都有一个最易被反攻瞬间,如何利用这个瞬间进行反攻,在不断重复演练中提高进攻与反攻意识和速度,引导运动员建立对手进攻瞬间正是抓住其最薄弱环节反攻的意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反常规防守反攻意识,比如对手做绕臂扒腰时常规反应是抽臂逃跑,其实对手绕臂正是顺势进身做揣和后倒背的最佳时机。在实战中观察运动员在进攻、反攻中是否充分利用这个瞬间,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反复演练,才能逐步建立起新型快速进攻、反攻意识。速度能力及比赛型技术运用绝不是在一般配合训练中能够建立起来的。

(二)辅助力量和专项技能

没有较高辅助力量和较强专项技能,速度、灵巧、技术、战术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技术运用需要的辅助力量如腰腹力、腿力、拉力、撑力都需要制定出不同级别量化指标。基础力量是向高水平发展的基础,而技能则是基础力量结合技术运用过程的关键能力,如提抱中提力、抱腿中抱起力、争抢中调动对方能力,在不同级别不同重量沙袋、布人重量、次数、时间要求以及双人不同条件反复对抗演练中,才能将基础力量逐步转化到技能训练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需要的专项能力。

(三)比赛中速度是关键

速度是灵魂,特别是较高层次比赛更突出其关键作用,训练中必须放在核心地位,因为进攻反攻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成功率就会呈几何级增加,一定要通过技术运用频率要求挤出攻击和反攻击速度,可通过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快速练习、攻击频率、技能次数以及时间和次数交替变化中伴随幅度等要求,以及结合比赛特点在时间、次数不断深化要求中逼出速率感。

二、提高训练的效果

保证摔跤训练最佳效果需要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相应要求:

(一)技术连接

提高争抢快速变化中不同技术快速运用及站跪的快速连接,逐步建立不同方向的快速连接意识和较为巩固的条件反射以及快速应变中运用技术的自动化定型。快速争抢的变化、快速运用技术的胆量、快速站跪的连接意识经过长期坚持和一定量化积累,才能逐步建立起要达到的自动化目的。在强对抗中完成争抢变化中不同技术连接、站跪连接和相应绞斗的攻、反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一目的提出提高单位时间相互攻击频率要求,通过大量强对抗实战磨练,才能逐步把握攻击时机和速度以及绞斗中快速变化的能力,在频率要求中逐步克服运动员想赢怕输的心理障碍,坚持这种要求带来的就是训练效果极大提升。

(二)辅助力量

提高机体在技术运用中相关部分肌肉工作耐力性和速度性。目前训练应以中等重量、自身重量的耐力性和小重量的速度耐力性为主,提高神经发出脉冲的强度持续性,一定要结合技术运用主要肌肉群进行内容安排。为提高肌肉工作耐力性和速度性,训练内容和计划制定都要有一定超前性,需要经过艰苦努力甚至一定程度帮助下才能完成的量化要求,教练员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在不断提高中不断提出新的经过更大努力才能完成的量化要求,不仅亲自监督实施,而且运动员分组进行相互监督。强化艰苦训练的思想教育和强调跟不上这种要求就一定被淘汰的意识,调动运动员自我要求强大内因,才能真正提高神经发出脉冲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性,冲击量化要求的极限法则,真正保证训练效果。

(三)专项能力

利用不同器械和双人配合达到提高技术运用中的主要能力和速度耐力。训练内容安排以沙袋、布人为主的提抱能力和利用布人、沙袋、双人配合的主要技术快速练习,提高运用技术的速度和耐力,运用双人配合熟练不同技术、不同方向快速练习,提高不同技术、不同方向技术运用速度和变化灵活性。

三、抓好技术训练细节要求

技术运用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运用中的关键细节,任何技术运用中都存在一个最容易被反攻的危险瞬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摸清技术运用中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个易犯错误一定要和对抗因素结合起来分析。比如自由式摔跤抱腿在平时配合练习中步子上得到位,抱得也合适,而到比赛对抗时就抱不上或被反攻,其原因就是在平日训练中没考虑到对抗因素。在比赛时对方绝不会像配合练习那样等着你去抱,他必然会做出后退防守反应,你就无法抱上而被反攻。在训练中就要把对抗中反应考虑进去,提出上步不怕深要求,上步是细节,不怕深就是要求,坚持这个要求就会形成对抗技术的动力定型,这也是比赛时技术运用需要。上步不怕深要求就是抬头、挺胸、变脸发力,这也是抱腿技术关键细节。平时训练中运动员俯冲式去抱而被反攻,主要原因就是头抬不起来而无法挺胸。挺胸是为了能和对手贴得更近,贴得越近才能更好地发力作用在对手身上,达到攻击目的。直接对抗项目须通过这样不懈要求使两人合为一人,运用技术才能得以合理发挥,教练员必须以这种细节要求贯彻如终,就会形成抱腿技术正确动力定型。在跪撑跤斗中对防守者抬头、挺胸、出背弓、压髋要求是根据姿势反射提出的防守细节。不少运动员在防守时低头去看对方的手,结果在姿势反射作用下出现收腹弓腰,被对方轻易提抱或滚桥。把抬头挺胸要求始终贯彻在跪撑绞斗中,就可以提高防守能力。古典式摔跤提出站立绞斗中近身,利用手、身、步的整体协调变化去创造进攻瞬间机会,掌握身体突然变向创造攻击机会就要胸对胸、背对胸、髋对臀的紧密结合,形成二合一状态。在对抗理念指导下坚持细节要求的韧性,在实战中必然会逐步形成多个来回绞斗状态,就会促进技术和能力高度熔合,训练内容才能有效完成,一个阶段后训练效果就明显出来。这里需要特别提出:任何力量、专项能力、技术运用在训练中都要把完成的关键细节和要求弄清楚,并一丝不苟要求下去,训练就是最成功的,就能缩短出成绩训练周期。这些技术细节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灌输到实战中,在实战中体会和提高,在实战中成定型,纠正许多错误定型,极大提高实战能力。

四、搞好训练创新

现代摔跤规则演变朝着速度性、快速多变方向发展,比赛更加激烈残酷,在训练方法手段上跟上规则变化中的核心要求,对互为双方提出:“攻要抢在防之前,防要抢在攻之前”核心理念。速度是灵魂,在攻防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这种以速度要求为核心的攻防转换的形成就是整体实战能力提高的过程。比赛中虽然力量、技术、耐力达到了要求高度,但取胜百分比仍然较低,只有在相互快速变化中及时运用技术动作形成力量、柔韧、协调、耐力和技术高度融合,才能使各种能力和技术运用中产生互动,在互动中进一步融合,产生滚动式提高,最终获得较高竞技能力。而这种融合形成的竞技能力都是通过强制性要求在不断深化频率中形成高度融合的整体能力,向比赛需要靠拢。训练手段为比赛要求服务,就要打破常规,创建围绕比赛要求的全新训练手段和相应要求。在力量训练中根据比赛需要提出总量控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极限组数训练方法,并提出相应幅度要求在监督中完成。在技术训练中单个和组合技术的一定时间内次数、幅度、倒地部位的相应要求,总量和时间都是在深化变量中求得更快速度和最持久耐力,因为这是比赛的需要,训练就是要建立神经支配各肌肉群在高强度中仍然能沿着技术运转方向实施的定型。打破常规攻防思路,引导运动员建立反常规攻防意识,做到你进攻也是我进攻的开始,因为任何进攻行为在最初之时都会出现最易受攻击的瞬间空档,谁能抓住这瞬间空档就能一举成功。如果用常规躲闪再去进攻,这宝贵瞬间就会消失,这种反常规攻防思路在训练要求上引导运动员提高反常规攻防惯性,必然会提高攻击速度和抓住最佳攻击时机,这种反常规惯性思维的引导就是对训练手段和要求的一种创新。训练手段多种多样,不能只用同一种模式,因为单一手段很快就会使运动员产生厌倦和疲劳,要采用更多手段提高运动员练习兴趣,达到更好训练效果。任何训练手段和相应要求以多种形式变换思维,可达到意想不到效果,这就是创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任何思路、方法、手段、要求的创新都必须与比赛实际需要挂钩,否则就不会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春雷.核心力量训练在古典式摔跤中的价值分析[J].体育风尚,2021(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