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空间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空间设计浅析

王良苗 1 袁琳溪 2

1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 2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摘要:机场空管塔台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建筑,是机场航空运输管制设施,用于监管飞机的起降。顶部的指挥明室为塔台功能核心之重,是实施塔台飞行管制的工作场所。管制员在此空间内通过合理调度各架飞机在跑道与滑行道之间的有序运行,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起飞与降落。管制员需要在指挥明室空间内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对指挥明室空间舒适性有迫切的需求,本文从空间舒适性角度探讨指挥明室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塔台、指挥明室、空间设计

  1. 贵阳空管塔台项目概况

贵阳空管塔台项目为贵阳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中的空管项目,本项目位于贵阳机场三期航站区的陆侧,紧邻机场1号路,项目工程总用地面积为35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305平方米。空管塔台内部的功能空间,从上到下由指挥明室、竖向交通筒和裙房三部分组成,本项目中,塔台面积为2036平方米(含塔台筒体交通层面积),塔台裙房面积为1269平方米。

  1. 贵阳空管塔台的竖向组成及与指挥明室的关系

塔台为一类电信专用房屋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塔台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塔台分地下一层、地上十四层。功能主要分为地下一层(标高-6米层)的设备用房;地上一层到九层(标高0-72米层)为塔台筒体部分;十层(标高76.5米层)为气体消防设备间及杂物间;十一层(标高80.4米层)为管制员休息室、应急备件室、更衣室、卫生间等组成;十二层(标高84.3米层)为工艺设备间、更衣间、卫生间及备用指挥明室组成;十三层(标高88.5米层)为检修环、卫生间及室外平台;十四层(标高92.1米层)为指挥明室。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为位于十四层的指挥明室,而其下方的90余米建筑功能空间都是服务于指挥明室的,可以说指挥明室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所在(如图1)。

61a6fa942c303_html_d9ef09e584e4d803.gif61a6fa942c303_html_d9ef09e584e4d803.gif

平面

竖向

61a6fa942c303_html_9bf88f0667e77ccf.jpg

图1 空管塔台要素构成示意图(作者自绘)

  1. 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空间设计

(1)指挥明室的一般空间限定要求

在《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MH/T 4005-1997]中,对指挥明室的空间形态有限定要求,塔台管制室四周的玻璃窗应向外倾斜15°左右,以避免对停机坪、跑道、滑行道和起降地带产生眩光,塔台外廊地面应低于塔台管制室地面1 米以上,便于管制员向下、向外观察,管制室的水平视角应为360°,但不能为圆弧形曲面玻璃,因此从形态上,塔台指挥明室平面多为对称多边形,维护结构为向外倾斜15°透明玻璃,且玻璃之间无视线遮挡。指挥明室的层高由指挥明室视线要求高度以及飞机空域允许塔台顶部要求高度所决定。

(2)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根据本次塔台项目批复要求,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建筑层高的阈值在4.5-5.3米之间。同等面积大小情况下,指挥明室四周维护玻璃的边数越多,单个玻璃宽度越小,平面半径也越小,基于以上限制条件,通过计算获得指挥明室平面为半径6米的12边形时空间使用率最优。单片玻璃的底边尺寸为3.2米,采用SGP胶半钢化玻璃,且之间为无框连接,这样能满足每个管制席位视线无任何遮挡的要求。虽然按照要求建筑层高可最大做到5.3米,但由于玻璃制造尺寸受限,在平衡经济与适用的前提下,指挥明室层高选择做到5.1米。

  1. 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内部空间舒适性设计

根据人体与空间尺度关系的研究,一般办公空间较为舒适的净高在2.6米以上,贵阳空管塔台的指挥明室在层高5.1米的限定条件下,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室内净高,提升管制员的工作空间品质,采用集成式一体化吊顶(如图2),最大优化限定吊顶高度,比常规做法可以节约出0.2-0.3米的高度,从而室内净高由3.1米提高到3.4米。从而指挥明室内部的高宽比达到3.4/12,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人体感受较为舒适。

61a6fa942c303_html_35db63d4bf33116.jpg

图2 一体化吊顶剖面示意(作者自绘)

61a6fa942c303_html_d0ace3c0096b3e7c.gif61a6fa942c303_html_c9e51a494ac3bdec.jpg

图3 建成效果示意(作者拍摄)

另外,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空间的整洁性以及管制员的视线开阔,经过多轮方案比选,调整内部结构柱的平面布置位置与主跑道方向形成120°视角(常规做法一般形成90°视角),竖向布置与15°倾斜玻璃完全贴合,同时,雨水管等大型竖向杆件均贴合结构柱排布整体化设计(如图3)。

4、设计思考与总结

在贵阳空管塔台指挥明室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从建筑外部形态美观和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更应关注使用者,即管制员的实际使用需求,在满足硬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设备、结构的一体化整合,对材料、光学角度细节处理,尽最大可能提升空间内部舒适度,降低长时间工作强度带来的疲惫感。

在玻璃围护的设计中,兼顾预算合理,尽可能选用大尺度的超白玻璃,这样可以便于管制员更清晰的观察辨别地面情况。在结构设计方面,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视线遮挡最小的结构形式,位置上尽可能贴近外围玻璃。在室内吊顶设计中,采用集成式吸声吊顶,合理的控制吊顶高度,如控制梁高,采用更优化暖通设备,通常暖通设备直接限定了设备管道的空间高度,设计上尽可能保证室内净高在3.3米左右。在光线处理上,顶部灯具应均匀照度,遮阳帘可以用防眩光太空薄膜材料等,有效做到眩光控制,合理的利用自然光线。在室内材料的选择上,地面可以采用吸光性能较好的浅色地毯,内部墙面可以采用亚光的金属材料,减少反射,从而提高光环境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MH/T 4005-1997]

[2] 龚锦.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邓楠、罗力.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4]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贾衡.人与建筑环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