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选型及布局规则的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 建设选型及布局规则的研究与思考

胡建林

浙江越牛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文章简述汽车充电站的智能化系统构成与应用流程,并分析现有的充电桩类型及其适用环境,进一步探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重点分析通信问题,基于此,讨论充电站的布局规则。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规则


引言:新能源是现代汽车探索的主要方向,既利于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又弱化车辆对传统燃料资源的依赖。电动汽车属于该行业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电动汽车的使用量不断增多中,相应的充电设施也需与之相配。

1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

1.1系统组成

智能化的汽车充电桩系统,和常规的充电站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支持在线操作。基于其该项特点,系统的基本构成应当包括:云平台,负责数据处理及储存;充电桩,布设于充电站,负责连接汽车,提供电能;移动支付,如果支付现金,不仅降低充电的效率,还形成诸多不便,通过移动支付,可比较便捷地保留消费记录,并提升充电站使用的体验感;公众号,需要使用充电站的居民,可通过公众号了解到所需的相关资料,以满足目前在信息沟通上的要求;显示系统,也就是常规的信息输出渠道,向用户提供充电消费的有关记录。

1.2应用流程

用户在完成扫码支付后,系统会直接生成订单,把数据传送至云平台,后者则会保存用户的订单信息,经过订单数据处理后,自动把订单分配到相应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动作。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桩会定时向系统发送当前的充电情况,时间间隔为60秒。在充电桩上配备的显示系统,动态更新充电的状态。而且根据订单的基本信息,在达到完成订单所示的电量标准或者在充满后,充电桩会直接停止充电动作,并把完成充电的信息上传至控制平台,同时,显示系统也会输出完成充电的提醒。此时,整个充电的过程结束。

2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种类

2.1直流充电桩

此类充电桩主要负责快充订单,功率能超过30千瓦,其充电中的电压值高达380V;电流在50A左右。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直流充电桩的建设造价较多,由于其充电速率高,正常电动车辆仅需一到两个小时便能完全充满,对汽车电池的损耗程度较为严重。一般在企业、单位附近安装。

2.2交流充电桩

该种充电桩用于汽车慢充,功率相较直流充电桩极低,不足7千瓦。其充电时的电压值是220V;电流约为25A。结合现有充电站的建设状况来说,市场投资造价较少,但普通的电动汽车要充满,需等待五到十个小时,而由于充电速率低,使得对车载电池的损耗程度较弱。交流充电桩一般安装在居民小区,以供住宅用户充电。

2.3超级充电站

目前,此种充电站的工作效率极高,工作电压值和直流充电桩相同,但其电流却达到192A。车载电池容量为85kWh的车辆,静等2/3小时,便能完成充进80%的电量。如今,一般用在加油站以及服务区。

2.4交直流充电桩

交直流充电桩是当前应用最为灵活、最具智能化的类型。其支持直流与交流两种充电形式,具体会根据充电订单的数量,调整充电方式。在充电订单的数量较多的时间段,会采取更为迅速的直流充电;而订单数量较少的夜间,便调整成交流充电。结合此类型充电桩的使用特点,通常在酒店及写字楼附近安装[1]

3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安装条件

3.1基础条件

智能充电桩需借助电网配用电侧,安装位置污染完全避免被供电线路干扰。另外,在自动化的要求下,需要实现在线通信的有效覆盖。选择充电桩安装位置时,建设方在确定早期安装投资以及后期运维费用金额合理的前提下,还要重视电网容量的问题,以此保障充电的稳定性。

3.2通信条件

在充电桩的通信条件选择上,需要满足几项要求:首先,通信过程需有极高的可靠性,智能系统设备即使在条件较差、有电磁及噪声干扰的环境中,也能维持基本通信。其次,建设造价,基于可靠性的标准,要综合衡量早期建设成本与后期运维投入。再次,双向互动,既要能支持动态上传形成的用户及订单数据,又应保障平台对充电桩下达指令的通畅性。最后,维系同时开展大量订单的信息传达效率。在城市长期建设推动以及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中,终端订单会随之增多,而且由主站至子站,以及子站与终端之间,需要进行多业务的通信,并在传输效率上的标准,也会逐渐提高。另外,还要强调通信过程的灵活度以及可扩展的问题,在国内的部分省市,充电桩分布较多,使得控制点数量多且分散,要设置适宜的通信协议,同时强调IP业务,注重装载与调试、使用、运维的便捷性。

目前,汽车充电桩在通信设计上,也要结合配电网自动化的问题,已有的通信模式包括:一是有线,如有线的以太网、CAN总线。前者的应用优势为可靠性强以及容量大,但涉及到布线问题,建设投资大,缺乏灵活度与可扩展度。后者同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系统设计难度低。其的不足体现在布网、成本、容量等方面。二是无线,一般通过移动数据实现基本通信,但会额外增添一项数据网络的费用,在充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中,此项费用会随之上涨,而且通信的稳定性都会被运营商约束,容易形成风险。另外,设置宽带,在出现数量较多的装置,需要接入时,会影响传输的效率。此外,无线通信还有光载技术,可用性较高。

4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布局规则

充电站建设的布局一般要注意外因及内因。其中,前者涉及到地理条件、政策等;后者则涉及到经济、居民出行习惯、交通情况等。在充电站布局上,通常会根据外因,确定最终的建设区域。

4.1考虑充电需求

在建设充电站时,首先要注意的布局规则是要符合当地的充电需要。按照上文提到的可用充电桩类型,应当结合充电桩的使用情况以及安装条件,再考虑充电时长与功率等方面的因素,保障在满足居民汽车充电要求与便利性的基础上,分析安装建设的难度与造价等,最终选定施工地址。另外,要注重建设区域的环境因素,强调后续的运营维护,不可建设在高温以及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的附近。并且为确保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应当注意电网连接的问题,保障充电质量。

4.2保障供需平衡

在城市充电站的建设中,不能一味的随意建设,还要秉承供需平衡的原则,以免产生资源浪费。为此,充电桩应建设在需求更大的区域,注意设施分布的合理性,调整各划定建设位置的需求情况与充电使用习惯。简单来说,在城市中心附近,车流量较大,应当配备较多的充电桩,可选择直流或者交直流的充电桩,提升充电站的可用性。

4.3确保因地制宜

建设充电站,要追求资源应用的最大化,发挥出城市设施的基本作用。例如,和已有的公共建筑、交通道路等结合起来,包括公交站、机场、停车场等。并注意为使用群体提供便利的条件,比如在大型商场以及住宅附近的停车区域等,车流量较大,也是比较不错的建设选择。另外,还应考虑城市建设规划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建设位置,以保障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以及便民性[2]

结论:电动汽车的成长和充电桩建设有紧密的联系,应当在建设期间,做好前期调研,掌握本地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充电桩配置的合理性,保障资源的应用率。根据区域与充电服务上的要求,设计充电桩的分布比例。

参考文献:

[1]赵雄峰,丁福军,任永财.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模式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21(23):83-84.

[2]黄瑜珈,李聪,戴梓源,等.浅析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选址研究[J].时代汽车,2021(11):122-123.

作者简介:姓名:胡建林(1974.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绍兴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