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

田茂林

国网沂南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276300

摘要:基于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可视化技术的良好应用对建设工作高效开展具有积极影响。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特点,采用可视化技术,不但能够实时了解工程开展情况,即便发生问题,也能及时地对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调整。因此,有效运用可视化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选择,也是电力工程建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探讨可视化技术具体应用,为开展良好的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要点

中图分类号:TM7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最近几年,在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下,电力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视化技术的应运而生,该技术凭借着自身高准确性、强灵活性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为提高电力相关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和连贯性,保证供电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将可视化技术科学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是技术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电力工程建设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电力工程在具体的建设中,逐渐实现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目标。电力工程建设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大内容,分别是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电力系统升级维护。尽管部分电力企业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构建模式的局限性,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开展电力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仍然缺乏对数字软件的正确认识,在可视化技术应用水平方面还比较薄弱,导致可视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无法真正地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价值,造成电网相关信息数据出现丢失、泄露等问题,不利于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保证。而可视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构建电力工程信息模型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各种建设条件的限制,导致电力相关信息数据在录入的过程中,仍然以人工录入为主,导致相关信息数据出现无法准确记录、实时存储和安全传输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工作能够正常、稳定、有序地开展,关于以上问题一定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2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

2.1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应用

最近几年,在我国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下,电力企业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大了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和效果。云计算技术作为可视化技术核心技术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科技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云计算技术在具体的运用中,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科学处理互联网相关信息数据,实现对相关程序的科学拆分和处理,以达到提高相关子程序处理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定的计算方式,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精准计算和处理,并将最终信息数据处理结果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终端。云计算主要由物理资源层、管理中间层组成。通过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可以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图像的美观性,为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用体验。同时,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搜索需要,及时高效地搜索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数据,计算机软件开发还要重视对云计算信息提取流程的科学设计。

2.2二维可视化技术

第一,从单拼图展现方式来看,在二维可视化技术有效运用的基础之上,能够促使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准确的呈现。其开展流程为:明确最大数据,结合矩形区域对其进行相应的定位,在该范围内落实颜色填充。之后在越限情况基础之上,在已经明确的区域内,进行内切圆的绘制,同时以相应的颜色填充进去。最后,着力于当前数据基础,对于扇形区域进行明确同时了解其占据比例,用相应的颜色进行填充。第二,从等值线方式来看,其在运用中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将自动化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及其进一步拓展衍生的数据信息,充分地展示出来,其中包括线路负载率、节点电压等。在绘制等值线时,需要结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由此可见绘制工作开展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其在网格化处理中具有相对有效的运用。而电力调度系统在绘制等值线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通过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基于格栅图形进行绘制,能够有效降低绘制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充分保障了图形的精确性。第三,从动态潮流方式来看,通过对潮流流量以及流速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实现清晰了解,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是监控其运行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可视化技术的运用,针对折线三角形开展处理工作时,主要通过将其分割为各个小部分,再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落实有效的处理行为。之后根据步长参数,对三角形流速进行相应的调整,步长和流速之间的关系通常呈正向变化。在绘制定时器时,有效运用动态帧步,应该完善相应的背景图,基于实际数据,从而实现对三角形尺寸充分的了解,结合越限数据为三角形填充适合的颜色。

2.3三维可视化技术

第一,从单棒图形式的运用情况来看,其所形成的的单棒图具有良好的观测功能,变压器等相关无功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得到全面的呈现。单棒图还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主棒和对比棒,其中主棒主要负责阶段性的实时数据,而对比棒则主要负责数显值的部分,在明确的需求基础之上,也可以对显示操作进行判断。单棒图需要对两部分信息进行明确:颜色以及最大数值的信息情况。在进行图形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透视角度以及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对于坐标的有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在准确的坐标基础之上,实现对棒图深入地分析,最后决定是否要进行遮掩。如果不必遮掩的情况下,可以对数据进行直接性预测,同时实现对比棒的有效绘制,对于主棒大小、坐标以及填充颜色等实现充分地明确,进而确保主棒得以顺利绘制。第三,图形三维旋转。从当前可视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来看,其具有跨领域的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持,电力图的发展得到充分的推进,从传统形式开始,再到二维阶段,到当前所使用的三维图形,极大的增强了图形的立体性,使得电力调度信息得到清晰全面的体现。基于此,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实现对电力调度的情况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明确,同时结合三维旋转技术等有效使用,使得图形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开展复杂性和难度高工作的负担。通过对三维图形的深入分析和不断研究,得到了三维旋转技术,几何图形由此得到了更为科学有效地操作和调整,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渗透,得到明确的偏转角度和距离,最后形成图形。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建设在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性能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电力企业应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为实现电网相关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整理,实现电网相关信息数据的交互和共享提供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犇.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31):185-186.

[2]梁国兵,陈丁南.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8):132-133.

[3]漆伟,燕艺谋,史志强,王佳乐,史文婕,等.探究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