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在纵隔肿瘤手术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康复护理干预在纵隔肿瘤手术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应用

郑芳芳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 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疾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其临床效果、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10月,将我院60例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评估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上述分别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纵隔肿瘤手术;临床效果


纵隔肿瘤是临床多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生长于人体脊柱、胸骨、双肺之间的肿瘤[1]。疾病发作的早期阶段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及恶化,患者逐渐出现膈肌麻痹、气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消化、循环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危及机体健康、生命安全[2]。本文主要是对60例该类患者进行分析,表明康复护理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60例(2020年5月-2021年10月)纵隔肿瘤手术患者数据信息及资料,在随机分组下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前者(30例):平均年龄(44.49±1.23)岁(23-67岁);男性、女性=19例、11例。后者(30例):平均年龄(44.38±1.19)岁(22-69岁);男性、女性=17例、13例。研究组、对照组上述指标经SPSS20.0对比: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落实针对性用药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饮食护理、口头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围术期康复指导:以患者为中心,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落实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1天3次,每次最佳时间控制为20分钟。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配合其完成相关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按摩,鼓励患者注意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下肢血栓形成。胸腔稳定后,用双手掌轻轻按压手术侧胸壁,指导患者吸气、咳嗽、呼气按压胸部,以减轻大胸运动引起的疼痛。咳嗽时,轻拍背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心理辅导: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适当对其真实病情保密,防止患者心理压力过大。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沟通,树立治疗信心和正确乐观心态,提升患者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上述指标均为25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满意度(总分设置:100分):90分及以、70-90分、70分及以下,上述分值区间分别表示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在SPSS20.0(计量资料检验方式、表示形式分别为T、61a44f2b08d38_html_4d0a59fcc448cff2.gif ±S;计数资料分别为X2、n%)中输入所有样本资料:P<0.05,表示对比有意义,反之(P>0.05)为无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对照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分析有意义。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61a44f2b08d38_html_4d0a59fcc448cff2.gif ±S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心理状态

情感职能

生理功能

研究组

30

23.38±1.23

22.56±2.36

23.38±1.23

22.45±1.56

对照组

30

20.33±1.25

19.12±1.12

20.33±1.25

20.12±1.25

T

-

9.5259

7.2127

9.5259

6.3840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满意度:研究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例数及占比分别为18(60.00%)例、11(36.67%)例、1(3.33%)例、29(96.67%)例;对照组分别为10(33.33%)例、12(40.00%)例、8(26.67%)例、22(73.33%),统计学数据对比有意义(X2=6.4052,P=0.0113)。

3讨论

纵隔肿瘤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在疲劳、压迫气道、胸痛、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声音嘶哑、肋间神经痛疼痛等[3]。患者出现以上表现后若未及时治疗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关于该疾病常见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手术本身又是一种严重创伤,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生理、心理等均产生消极影响,加大围手术期护理难度[4]。康复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实际状况进行评估后,从各阶段功能恢复情况入手,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康复指导,进而帮助患者加快功能恢复速度,提升其生活质量[5]。除此之外,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该方案更加重视从生理、心理等多个层次实施护理干预,重视不良情绪对疾病恢复及锻炼的消极影响,通过有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降低应激反应状况,促进术后患者功能状态的康复[6]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临床效果较高,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其机体健康及恢复速度具有促进作用,各院可积极推广,为疾病恢复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志娟,赵明理. 针对性胸腔引流管护理促进肺癌术后患者加速康复的护理体会[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7):2591-2593.

[2]郑毅飞. 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及睡眠质量评价[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6):808-809.

[3]陈湘,林恒伶,许固鑫,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蛇志,2019,31(3):374-376.

[4]黄威.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0,7(15):188-189.

[5]杨清勤,黄焕榆,李燕兰. 96例累及心脏大血管复杂纵隔肿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9):126-128.

[6]刘亚丽,刘莉. 1例纵隔巨大纤维肉瘤并右侧全肺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