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张长柱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同沟寺镇初级中学 陕西勉县 72420 0

【摘要】:面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多个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文章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解读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关键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表现.化学“核心素养”应是化学学科最具学科本质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内涵

在当今教育改革浪潮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以“素养”为核心的未来教学和课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确立了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解读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 、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时代发展,多个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教育改革措施以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核心素养就是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它们具有可迁移性和多样性,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2l世纪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生存以及学会改变。欧盟 (EuropeanUnion)指出:“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社会中自我实现 、社会融入 ,以及就业所需要的素养 ,其中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美国的核心素养主要指所有学生或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包括生活与职业生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科技技能等。英国英格兰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为了适应将来的生活 ,年轻人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以及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资质。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林崇德教授领衔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中国台湾学者蔡清田提出核心素养包括3个维度 :沟通互动、社会参与及自主行动。

综上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内涵的国际共识: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 、态度情感的集合,具有整体性 ,不能孤立分开进行单独培养或发展,尤其是当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时 ,更需加强调其综合性和整体性: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在个人与社会协同作用下的渐进过程;是个体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总之,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关键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表现.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应该借鉴国际社会的研究成果。各国关于“核心素养 ”的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不是指数量众多的、满足人基本求生需求的素养,而是指少数的、能促进人向上发展的素养。教育部在《意见》中引入“核心素养”的同时,将其界定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成尚荣指出“核心 素养”之“核心”应当是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和发生作用的方式由“核心”的基础性决定。因此,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某学科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那么,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应是化学学科最具学科本质的素养,是化学学科固有的关键素养,不是其他学科素养所能替代的,是学生借助化学学习过程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最有用的化学知识、最关键的化学能力、最能满足终身发展的化学思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具有独特魅力,因而成为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毕华林等认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化学科学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也积淀了化学家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思维观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些丰富的思想、观点、方法是化学科学的精髓。很显然化学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化学教育根植于化学科学,只有这样,化学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此可见,构成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元素应当包括化学学科特有的知识、思想、观点、方法等。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化学特有的元素的学习,学生最终获得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①化学观念,这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形成的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和观点,具体有化学元素观、物质微粒观、物质分类观、结构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化学能量观及实验观。②化学思维和方法,表现为了解并掌握化学家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宏观微观结合、物质变化守恒及“三重表征 ”思维(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三者之间自由灵活地转化。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科不同于其他科学的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以达成分析、判断 、综合 、抽象及推理等化学学科思维形式。③科学精神和态度,具体表现为有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主动探究,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进而产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知识不是核心素养,不是能力,更不是智慧 ,掌握了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有素养、有智慧,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课程育人内容的价值取舍上应该涵盖并超越知识的价值。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其超越所在:让致用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让丰富而完整的知识内化为一种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07)。

[2]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 人 ?[J]。中国教育学刊 ,2016(6):1—2。

[3]毕华林,万延岚。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J]。化学教学 ,201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