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价值

赵海燕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目的 探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效果。方法 将本校2020级护理学专业学生162名(四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于大一下学期(2020.03~2020.07)开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其中两个班采取传统教学(81名),归为甲组;另两个班采取课程思政教学(81名),归为乙组,观察两组间综合素质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乙组综合素质评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综合素质;教学满意度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思想的一部分,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需将政治思想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相结合,建立起全程、全员、全课程的教育格局[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理论课堂教学中,对护生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2]。本校在护理学专业的大一下学期开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并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大一下学期(2020.03~2020.07)接受“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的162名2020级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四个班分为甲、乙组81名,每组含两个班级。甲组:男6例,女75例;年龄18~21岁,平均(19.22±0.42)岁。乙组:男4例,女77例;年龄18~21岁,平均(19.13±0.3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甲组:传统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课堂教学。

乙组:课程思政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思政理念制定教学计划,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单位,寻找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教师建立师生课程思政微信/QQ交流群,提前在群内以图片、视频、PPT等形式公布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重点与目标,初步建立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了解。在教学课件的准备中,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为核心,准备与其相关的书籍选段、电影选段、社会时事热点等,讨论其中存在的医学专业问题,并延伸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寄生虫学概述部分,课件上应以数据、图表的方式列举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我国在寄生虫防治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问题,即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将内容延伸至由于党的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医疗卫生服体系的发展,实现对寄生虫病的控制。在讲到免疫学部分,可列举我国在消灭天花上所做出的贡献,即11世纪我国发明人痘苗接种法,阻止天花的传播,后传入日本、朝鲜、英国、土耳其等国家,老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医学的渊博,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到生物安全时,可列举陈薇院士在生物反恐、生物防御、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突出业绩,引导学生培养刻苦钻研、拼搏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医学道路上要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参与式教学,即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医学生思考,加强师生互动。两组均接受为期5个月的教学。

1.3 观察指标

综合素质:于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围绕思政核心,对医学生的道德修养、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爱国情怀4个方面进行评价,共100道客观题,每个方面25道,每道科目1分;教学满意度:课程结束后由教师以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对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课程的形式、内容、趣味性及学生课堂参与度等,共20个客观题,每道题5分。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61a036f720760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综合素质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 综合素质及教学满意度比较[(61a036f720760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s),分]

组别

综合素质

教学满意度

甲组(n=81)

80.02±5.45

85.12±5.25

乙组(n=81)

91.20±3.51

94.56±2.32

T

15.522

14.802

P

0.001

0.001

3 讨论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对于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存在难懂、难记的特点,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并丧失学习信心。传统教学法中,多为填鸭式教学,学生一味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同时课堂枯燥无味,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教师而言,需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加强对护生的正确引导。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教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在提升护生综合素质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授课过程中,教师需对护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3]。在思政教学中,包含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理解并自觉践行医疗行业的职业规范等思想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学习、挖掘并传授与该门课程有关的思想政治元素,从而达到提升护生综合能力的目标[4]。将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利用书籍选段、电影选段、社会时事热点等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满意度,可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旭艳,马利丽,林冬梅,等.课程思政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临床教学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9):42-46.

[2]张会择,杜晓娟,赖宇.临“疫”发“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3):1001-1012.

[3]刘兴来,王坤,文丽波,等.以课程思政提升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4):88-92.

[4]何永林,杨春,徐蕾,等.《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2):141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