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设市政文化与促进市政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探析建设市政文化与促进市政的发展

林银花

福建省腾禹有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柘荣分公司

摘要:市政文化是市政人在市政建设和维护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和精神风范,它既具有一般行业文化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行业内涵。作为市政建设部门,也应把建设市政文化作为推动市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文化;市政建设部门;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功能上的完善,而更加在乎生活环境的质量、舒适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美感。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是新时期里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的新的要求和部署,也把文化建设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市政文化的内涵

生活是文化的源泉,文化是人生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文化也就是该部门、该行业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市政文化就是市政行业干部职工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体系及其表征形式;它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非意识形态性;既有精神文明、精神文化的内涵,又有物质文明、物质文化的概念。行业文化的精神内涵是行业文化的基本含义(本文中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市政文化是市政人在市政建设和维护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和精神风范,它既具有一般行业文化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行业内涵。

2市政文化的作用

行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行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制度的根本源泉,是行业形象建设的灵魂,也是行业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行业文化引导着行业形象的建设和行业制度的制订,服务于行业目标。行业形象以行业文化为底色,离开行业文化的行业形象就会黯然失色。行业制度以行业文化为土壤,管理制度与行业文化在行业目标的实现进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行业文化渗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决定着制度的价值取向,缺乏行业文化背景的管理制度就会无所作为。行业文化无所不在,深入普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行业,推动着制度的他律向文化自律的转变。

3市政文化的建设

建设市政行业形象必须以市政文化为土壤。市政文化的建设要能够引导市政形象。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任何脱离了市政行业制度和市政行业形象的市政文化建设都是不切实际的。同样一旦市政行业制度和市政行业形象背离了市政文化,也变成了空洞的制度和形象。市政文化渐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引导市政行业建设。总的说来,市政文化在市政行业的建设和维护中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市政行业的健康发展。

4发展市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得好:“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的竞争,唯有高扬品质高雅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一个行业能否得到百姓的认可、支持、赞许,能否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说到底也就是该行业文化的定位,宣传贯彻的情况怎样。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社会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经许,给市政文化的繁荣昌盛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市政文化,直接影响着行业管理、组织、运行机制的运转状况。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市政文化综合、细化着诚信,法制,公平正义等和谐社会普遍的道德准则,发挥着春风化雨般的作用。在弘扬行业建设理念增强行业的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市政文化使行业目标的实现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直接影响生产力、调和生产关系的作用十分明显。

4.1培养用户至上的价值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个人是社会的主体。市政文化建设也应该尊重这一原则。这里的个人是指各个城市居民。市政部门按照居民的实际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用户至上的价值观作为市政部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不仅是市政行业的追求,以用户至上为己任也应该是市政行业职工的目标。创优争先的精神,是市政文化行业的精髓。市政行业与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增强行业的服务质量是用户至上的价值观的体现。“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这一宗旨,市政行业的干部职工必须在建设工作中努力以这一宗旨为目标。在这一精神基础上,再制定市政各种发展计划、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全行业人员共同参与到行业质量文化的建设中来。

4.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市政文化要以市政建设和维护的实践为源泉,在市政行业内干部职工之间广为流传,市政文化引导的效果也必然通过市政建设和维护的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它并不是深奥的理论,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大众性和普遍性。市政文化的完善与长远发展是通过着广大行业内的干部职工不断总结归纳而实现的。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到行业文化建设中去。人是任何社会的活动的执行者,在市政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贯彻培育人、塑造人、尊重人和关心人的精神。市政部门应该按照事物的实际发展规律按部就班地规划人力资源,完善内部的人才结构,鼓励高端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健全的人才激励制度,增强人才的创造能力,鼓励人才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4.3建立良好行业形象

市政文化的主要目标是为广大社会市民服务的,市政的行业形象就是广大居民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市政行业的服务工作做出的整体评判。满意度指标是考核市政行业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行业的形象不错,广大居民的信任度好,其社会市政企业效益就越高。反过来,如果行业形象差,广大居民的信任度差,不仅仅经济效益降低,可能更会因为信任危机而导致破产。此外,在市政行业内部,如果行业形象佳,那么职工工作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舍弃小我,追逐大我”的理念将根植于职工内部,从而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出更有意义的社会价值。当市政行业的认可度得到广大居民越来越高的认可时,自然市政行业的干部职工的收入也会增加。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又可以因此获得更高的行业认同度,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4.4要体现社会责任感

市政建设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障广大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市政行业所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要找准市政文化的合适定位是必要的,从而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首先,在市政行业内创建很好的学习知识的气氛,形成学习的浓厚兴趣,精准认识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组织举办读书会、辩论会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之间的思想文化的学习交流。其次,要积极为广大干部职工不定期的开展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的培训活动。促进广大干部职工的新旧知识更替。使职工能够边工作边学习。此外,还要增强与其他有联系的单位的合作交流。让广大干部职工在自己工作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体会到行业的归属感。


结束语

市政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植根于系统内的干部职工之中,其作用和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完善和发展需要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市政文化的效果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在广泛的业内群众中渗透、宣传和贯彻才能逐步形成。市政文化的形成。影响及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的发展、成熟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市政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群众参与是基础。以人为本才能广泛地宣传贯彻。因此,要发挥好市政文化的作用,必须加强市政文化的深入、细化、垒面、持久地推动以人为本的实施工作。


参考文献

[1]甄启方.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8(7):14-15.

[2]林百彰.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价值工程,2010年09期.

[3]吴宇中.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浅析.2012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