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

何珊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随机抽签将其分组为常态组以及个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常态组实施常规护理,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个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切口感染4.00%(1例)、肺部感染0.00%(0例)、活动性出血8.00%(2例),低于常态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快速恢复,建议将该方案推广于临床借鉴。

【关键词】手术治疗;心胸外科患者;个性化护理;效果

心胸外科患者在临床上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并且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有研究表明,心胸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心脏、胸脏以及肺脏等,一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使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引起患者在术后康复期出现并发症,最终使患者的康复受到阻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1]。基于此,文章课题选取了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入组的50例心胸外科患者,并观察分析了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主要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探讨了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随机抽签将其分组为常态组以及个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常态组实施常规护理,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常态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5:10,年龄在23~70岁,平均值(46.57±2.83)岁;个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4:11,年龄在23~72岁,平均值(47.50±2.76)岁。了解本次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可比较。

1.2方法

常态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介绍术后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流程,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做好相关记录,最后在手术结束后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为患者提供舒适以及安静的病房等等;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为(1)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主动给予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因负面情绪与术后的疼痛对康复造成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讲解成功案例,使患者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并向患者介绍疼痛以及情绪之间的联系,使患者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手术的重要性,进而使患者主动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接受治疗;(2)呼吸功能锻炼:手术治疗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从而使患者术后康复受到影响,基于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即可对其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坐立位,然后将双手防止在上腹部,保持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吸气时慢慢将腹部鼓起,而呼气时则将腹部内收,以此保证均匀且缓慢的呼吸,同时吸气时间要长呼气时间要短,每次锻炼在15分钟适宜,每天锻炼三次,必要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保健操等等;(3)康复护理:术后为患者提供舒适且安静的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室内的温湿度水平,同时积极为患者及家属解答心中疑问,增加对患者的关怀,并且适当增加病房巡视的次数,实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最后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以及咳痰的方法,以此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顺畅;(4)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以及手术切口的护理,并按照无菌操作定期对患者的切口敷料进行更换,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咳嗽情况以及排痰情况等,必要时给予患者拍背护理,以此使患者更好的排痰,而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可给予吸痰处理,同时,术后为了保证引流管保持通畅,护理人员需定期对其进行挤压,并且严格控制患者术后肢体的活动范围,防止因活动幅度太大导致切口感染以及活动性出血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指标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活动性出血,总发生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表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个性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活动性出血发生情况低于常态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n=25)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活动性出血

总发生率(n/%)

个性组

1

0

2

3(12.00)

常态组

4

1

5

10(40.00)

X2




5.093

P




0.024

3、讨论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受到的创伤通常较大,从而使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减慢,进而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有研究表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负面情绪,而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操作等不了解,从而提高负面情绪的发生率,因此,在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中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早期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呼吸道均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康复速度减慢,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给予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有效避免了因呼吸功能减退而影响全身的代谢活动,促进患者的呼吸道顺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波.行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243-244.

[2] 蒋炜[1].对行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 (028):P.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