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后疫情时代的启示

——高中体育信息化教学革新的实施意义和路径

李冬冬 合阳县合阳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效率和大范围普及,给高中学段的体育授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能够在教师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加深刻的启示。即在整个育人实践中需专注于对现代化载体的发掘与优化,打造信息化的体育课堂,进而拓展整个授课的环境和空间范围。下面,主要就在后疫情背景下的体育课信息化改革实践意义以及具体的路径加以分析。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中体育;信息化教学


前言: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科技产物,同时也作为先进的教育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整个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改革进程。在后疫情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更取得了质的飞跃,以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高中阶段,为了有效适应未来的信息化改革趋势,教师在组织和实施体育课程期间,需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促进功能,对整个课程的结构以及具体的实施模式加以优化。

  1. 高中体育信息化教学革新的意义分析

在整个疫情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线上载体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支撑了停课不停学战略方针的推行与实践。在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重点提出了要延续信息化育人的思想方针,加强对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实践。在这样的思想导向下,体育教师在组织课程活动时,需全面关注信息化技术在整个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所具有的促进功能。积极整合丰富的体育资源,有效地改善施教的环境以及具体的活动流程。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空间和体验氛围,并在先进技术的扶持下,更加深入而全面的探索丰富的体育要领,进而提升整体的体育学习与运动素养。

  1. 高中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路径分析

  1. 构建体育教学资源中心

在信息化时代下,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载体越发多元且丰富,这给传统的体育课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需认识到目前体育课程中信息的薄弱和片面性问题,充分发挥现代载体所具有的资源整合功能,在明确具体授课目标的前提下搜集多元化的体育要素,以保证所搭建的课堂更加系统。深入整合具体的文化内涵,实现学生运动思想和观念的有效启发[1]。比如说,教师可以在网络的助力下搜集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文化背景,包括起源与发展,并就具体的项目赛事和运动员事迹进行全面整合。之后依托于微课构建智能化的资源储备中心,这样能够方便师生更好地检索。也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丰富的体育要素,而奠定良好的资源储备基础。同时,在微课资源整合的前提下,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展开预习。通过阅读与剖析掌握基础的体育文化,形成良好的运动认知。

  1. 完善线上体育授课平台

整个疫情期间,线上载体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支撑了停课不停学战略方针的深入贯彻。在后疫情时期,作为体育教师需将线上授课模式有效的延续下去,并其与将传统的线下课堂紧密结合,搭建混合式育人平台。以拓展学生体育学习的空间和覆盖面,引领其自主而高效地完成对体育课程的深入探索,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整个线上授课期间,教师需注重线上载体和软件的规范应用[2]。将钉钉、云校家等载体进行合理整理,构建更智能化且具有特色化的线上课堂。然后通过直播的方式将基础的体育元素和运动技巧有效渗透给学生,通过微课展示以及课件整合的方式,为学生渲染生动的体育文化氛围。引领其在视觉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础体育内涵的理解,然后在线上平台的支撑下有效地展开互动。

  1. 优化居家体育远程指导

在后疫情时代,教师需有效借助信息化的技术载体,将疫情期间的居家体育教学理念有效贯彻下去。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合理的设置居家运动方案,然后利用智能载体有效地传输给学生[3]。通过可视化视频以及连线监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远程的指导和帮助,进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并规范完成具体的居家训练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居家体育习惯。比如说,教师可以针对居家期间便于学生实践锻炼的开合跳、俯卧撑等基础训练项目展开远程指导,并科学设置运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引领学生自主完成,并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反馈具体的运动成效和经验。

  1. 建立体育在线互动体系

在整个信息化教育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需切实关注师生互动的战略思想。科学搭建智能化、便捷性的互动体系,从而为生生、师生之间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深入的互动而奠定良好的条件基础。通常,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等载体构建交流中心,以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和实践感悟进行互动与分享。同时,也能够为师生之间的答疑解惑创造一定的互动条件。比如说,当学生在参与跳远、跳高等项目遇到技术难点和难以突破的困境时,则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方式与教师之间沟通,获取有效的运动经验和掌握正确的技巧。

  1. 创设高中体育电子档案

体育教师为全面促进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发展进度,需加强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整理。并做好学情的综合统计与剖析,加强电子档案的制作。通过动态的分析与评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综合情况,然后以此为参考,就具体的课程方案以及教学要点展开合理规划。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整个体育课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整理,然后依托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生动的展示。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加以思考,并有效的总结学习经验,不断规范自身的运动表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所具有的信息智能整合功能,就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综合体育学习和运动表现进行数据搜集和智能监测。然后动态评估学生在体育课程领域的上升情况,并制定科学的指导和评价方案。

结论:依前所述,在未来的体育课教学领域,教师需关注后疫情时代的教育要求,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功能与发展趋势,加强对课程结构和环境的多元化创新。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合理整合体育资源、构建完善性的系统中心、搭建线上授课平台、开展远程指导以及在线互动,并科学创设电子档案,从而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瑞霞.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5):135-137.

[2]杨殷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体育技术教学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96-97+100.

[3]李伊慧.基于“智慧体育课堂”的高中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