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评价法在数学开放性题目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SOLO分类评价法在数学开放性题目教学中的运用

张萍萍

广东省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五小学 528437

摘要:科学完善的评价,可以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教师,让教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特别是在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历程有准确的了解,使学生获得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在数学开放性题目中合理运用SOLO分类评价法,可以让教师准确了解教学成果,对教学作出针对性的改善,为学生及自身不足提供帮助,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SOLO分类评价法;运用策略

前言:数学开放性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也就是说,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这就是数学开放题的主要特征。以命题要素进行划分,数学开放性题目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相关学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一般都是从定性的视角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思维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的较少,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方式,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一、SOLO分类评价法的概念

SOSO分类评价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观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海外的很多学校中,其在具体应用中会明确划分学生的思维层次,针对性地评价学生[1]。

(一)前结构。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问题没有透彻的理解,外界因素很容易干扰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在解答过程中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只是重复问题,对于题目的真正意思严重缺乏了解[2]。

(二)单一结构。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准确把握问题的方向,对问题中相关的内容更加关注,并找到了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只能对某一事件进行回答,从中得出结论,有时所回答的答案可能与问题相矛盾。

(三)多元结构。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所找到的点比较多,但是在整合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虽然可以对相关的特征有所了解,准确把握好实际的线索,但所做出的结论只能针对于单独的事件,还不具备较强的整合能力,无法对问题之间的联系展开深入的思考。

(四)关联结构。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紧密整合知识实际,形成完善的整体,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总结经验,而且在给定的系统中,问题可以处于一致,能够顺利解决复杂性的问题,但是所做出的结论只能从一方面进行论述,在系统外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二、SOLO分类评价法在数学开放性题目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条件开放题的分类评价

条件开放体所具备的隐含条件众多,需要学生应用创新性的思维深度观察,抓住类比、分析等不同的条件,以对隐含条件有所了解,从而从多元化的角度解决问题,条件开放题包括多种不同的隐含类型。

第一,条件不全型开放题就是指这种开放题缺少条件,或者不具备充足的条件,需要学生在思考时补充条件,才能将问题顺利解决好。

例如,长方形菜地通过篱笆围成。目前,已知菜地的宽为80米,需要用多少米的篱笆才能围成菜地?

1)单一结构。长100米。(学生如果想要计算篱笆的长度,需要找到单一的线索,利用公式即可求得)。

2)多元结构。宽比长少十米。(学生在计算篱笆长度时,首先需要求出长,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关联结构。宽比长少20%。(学生对问题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根据宽与长的百分数关系将长计算出来,再根据公式计算篱笆的长度)。

4)抽象拓展结构。菜地的一面与墙距离较近,并且宽与长成比例关系。学生不但在求长时,对宽与长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需要考虑靠墙的一面,具体是哪一面条件具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思维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第二,条件多余型开放题就是存在大量的多余条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干扰,需要学生全面梳理问题,合理选择条件,这种开放性题目能够对学生的判断能力及选择能力进行充分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批判性精神。

条件多余型开放题,需要学生对题有正确的了解,将多余条件彻底排除,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确保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从而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结论开放题的分类评价

在给定条件下,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已知条件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索,一般无法确定此类问题的解决。针对于解决方式来说,结论开放题包括解答式、问题式等多种不同的类型,答案可以是一种或者是多种,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思考,并注意观察和比较,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

这类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准确的评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进行全面地培养,使学生可以形成较强的数学能力,从而掌握多元化的知识。

结论:针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来说,教师可以运用SOSO分类评价法,对学生在解答问题中的思维层次有准确的判断,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对教学进行全面的优化,科学设计教学,为后续课堂教学落实提供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文敏.运用SOLO分类评价法提升读后续写能力实例[J].中学生英语,2021,01(06):49.

[2]蔡春桃,陈燕.SOLO分类评价法在数学开放性题目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03(18):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