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荟萃,满腹经纶——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群文荟萃,满腹经纶——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邓兵

重庆市巫溪县镇泉小学 405800

【摘 要】随着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育方法,正在逐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育经验,从四个方面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教育应用策略,即:议题拟定、内容排序、线索解读和对比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之一,具体是指教师以一个或多个特定的议题为中心,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筛选多个文本为基础,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阅读和讨论达成共识的多文本教学过程。群文阅读突破了单一文本的教学限制,不仅在多文本阅读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更在多文本对比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文将结合实例,简要探讨群文阅读在应用时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原则

(一)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原则

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不论是哪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并结合语文课程目标向其提出针对性的服务。为此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深刻把握语文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课程培养目标要求,在实施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确保学生的语言思维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时刻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所应用的规律。

(二)结合学情原则

在结合学情的原则下,需要确保群体阅读教学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和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思维状态进行结合。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此阶段的学生比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具备较为丰富的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感知力,所以,在针对此阶段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保证这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联想或者是理解方式来展开群文阅读。其次,教师在选择文本时,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选择较为成熟的文本,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文本,例如绘本,并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所选文本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以及专业性。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拟定阅读议题,确认教学目标

由于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学生的认知限制,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对双方而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难度。对此,在开展群文阅读前,教师最优先的工作就是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拟定适宜的中心议题,这对之后阅读教学的展开和内容主体的升华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考虑具体议题时,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以教材内容的延伸为中心议题,在保证主旨与教材内容相承接的同时,又要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特性。

如四年级上册中有《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四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在感受中外神话的同时,培养想象力。笔者在完成四篇课文的教学后,为提升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锻炼阅读能力,以“神话故事”为议题,从山海经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筛选出了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潘多拉的盒子”“斯芬克斯之谜”等多篇神话故事。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类天马行空又寓意丰富的神话故事,教学效果良好。通过这样的主题选定,学生们在展开群文阅读时,既补充了神话历史知识,又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合理筛选内容,保证阅读效果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接受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限,而群文阅读本身又涵盖了多数文本的内容,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对此,教师在创设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喜好来科学合理地筛选文本内容,以保证学生们在群文阅读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充分提高阅读水平。

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括《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科技在今朝》等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现象和中国的航天科技技术,以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笔者为了深化这一教学目标,也以“科学”为主要议题,筛选了类似的课外文本,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笔者并没有单纯地以国内外“高新技术”为参考,而是以学生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事物为起点,以“电影的发展”、“头发变白的原因”和“雪糕为什么冒白气”为主要文本内容,既符合“科学”的主题,又贴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三)解读群文线索,引导逻辑思考

群文阅读相较于以往的单文本阅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文本数量的增加。其中应对某个或多主题,在这些文本中必然存在着贯穿多个文本的“线索”,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则要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挖掘和提炼多个文本中的线索,并在这个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笔者在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开展中,以“亲情”为核心议题,让学生们阅读诸如《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并对照课文,设立了以下问题:为什么母亲支持孩子买书读书?为什么作者在梦中仍然会回忆起父亲送“我”上学、带“我”投考学校这些琐事?为什么母亲表扬了“我”的诗,而父亲却评价“糟糕极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在这些文章中找出“亲情”的默默奉献,从而加深对这些文章的理解,也提高了思维能力。

(四)展开对比阅读,深入研讨主旨

完成群文阅读后,为了深化阅读,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内文本对比阅读。在同一个群文阅读系列的多个文本中,虽然它们的核心议题是大致相同的,但由于作者、文体和视角的区别,最终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内核则存在些许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放大这些差异,探究各个文本的独特之处,有助于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一次以“爱国”为核心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包含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在基本完成阅读和探讨之后,笔者则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让学生们从写作手法、叙事角度和作者经历为切入点,探讨这些文章中的差异和独到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到“爱国”的不同方式,还对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学习和训练的机会,完成了自身的额外提升。

三、结语

总之,发展群文阅读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好选择。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需要需要在议题拟定、内容筛选方面做好工作,采取线索解读和对比阅读,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樊玉梅.浅谈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革新,2019(11):45.

[2]梅丽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探索[J].名师在线,2019(3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