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多级沉降及清淤机器人研究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矿井水多级沉降及清淤机器人研究及应用

郭建军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本文以矿井清淤系统为视角,研究其多级沉降的清淤处理过程,探索清淤机器人的功能表现,以提高矿井水仓淤泥清理速度,规避人工清理风险,确保生产安全,降低清淤困难性,提高清淤效率,发挥智能生产优势。

关键词:沉淀池;过渡仓;清淤机器人


引言:矿井内部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在实际开采期间,由于大量涌水携带固体颗粒物进入水仓,使得井下水仓的有效蓄水容积逐渐变小,必须定期对水仓内淤积的固体物进行清理。井下水仓工作条件恶劣,淤积物中含水量大,搅动后往往变成半流态或流态,一般现行的铁锹挖、水桶掏的清仓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清仓周期长。尤其在汛期或涌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水仓若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因此,进行清淤工作,是确保煤矿作业有序性的关键措施,具有研究价值。

一、多级沉降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沉淀池

利用巷道修建沉淀池,用于二级清淤处理[1]。修建长度为60米,将此沉淀池设成中间程序,第一次清除矿井水淤泥后,将清理后的矿井水,经过过渡仓,输送至二级沉淀池,以缓解水仓清淤压力。一级沉淀池,集中处理固体淤泥,采取挖装处理方式。二级沉淀池,使用泵吸抽排的清淤方式,压滤煤泥进行脱水处理。

(二)过渡仓

在开拓面积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固定水仓容量需要扩增。对于扩容问题,依据矿井作业的实际进度,在水仓输入位置前,进行过渡仓设计。此种设计,便于再次清除矿井水中的淤泥,降低水仓清淤任务量。过渡仓清淤时,主要是使用带水沉淀清洁方式,在每天固定时间完成清淤作业。在初级沉淀池处理完成时,矿井水被输送至过渡仓。设计过渡仓时,借助混合液、沉淀分离等清洁思想,将底层刮泥设施装设在过渡仓中,利用刮泥程序的低速循环形式,维持水仓运转的有序性,顺利运送煤泥,达成煤泥用料集中处理的目标。

沉淀池系统中,添加了混合泥浆泵送装置。此装置在运行时,能够以搅拌作业方式,促使清水、煤泥混合。在管路运送下,在离心机程序集中处理混合液。过渡仓的设计,提升了淤泥动态清理的时效性,确保过渡仓平稳运行,增加水仓清淤速度,降低了换仓次数。

  1. 探索清淤机器人的功能表现

(一)设备组成

清淤机器人运行的关键程序,是智能行走模块。此模块设计时,围绕行走平稳、负载平衡两个方面,确保系统运行质量。在设计中,融合履带式思想,维护系统行走稳定性。系统组成:行走机制、回料程序、泥浆运输系统、液压系统、监控装置、远程操控系统等。在系统运行时,启动液压系统,相应控制回料、泵送泥浆两个程序。履带式运行程序,与水仓形成较大区域的接触,形成较强附着力,使系统能够平稳跨越较大障碍物,在多重淤泥的环境中自如行走,保证系统的清淤处理效果。

(二)内循环送料

清淤机器人运行时,借助螺旋回料装置,确保排料顺利,集中输送淤泥至存泥仓,在仓内添加了智能补水装置。借助泵压自动给出模拟参数,有效调整淤泥粘稠度,确保水泵负载平稳。使用泥浆泵,输送混合液,运送至机尾,在脱水离心装置的运行下,有效进行清淤处理,分别获取水与泥。在清淤完成时,泥料含水比例不大于20%。将处理完成的煤泥,运送至煤流系统。清淤分离出的水,经管路运送至补水装置,进行水循环使用,形成内循环送料体系。

(三)智能检测

在清淤机器人中添加了多个智能设备[2]。比如,在管路位置,使用的压力传感设施,能够有效采集压力信号,将采集资料进行模拟量处理,最后由控制CPU接收处理资料,形成实时监控体系。系统结合阻力变化,智能识别混合液浓度,自动调整供给水量。

(四)远程操作

液压系统采取远程控制方式,添加了行走车盘。同时添加了管路各项装置,比如收放盘、线路盘等。在水仓中智能程序运行长度有改变时,管路与电缆两种设施的长度,能够给予智能控制。与此同时,在换仓清理时,给予智能运输、自动安装等控制。

(五)驱动系统

清淤机器人的整个程序,使用液压站,作为系统驱动装置。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在液压供给程序中,添加了数个回路,装设了电磁阀。在运行车盘位置,添加了人工控制阀,装设了监控器,便于对系统进行智能、人工与远程联合控制,以动态捕获设备运行实况,及时掌握淤泥沉积量,获取离心机清淤进度,便于有效进行给料量的控制与调整。在系统顶部位置,装设了全视角的摄像头,动态监控设备清淤状况,获取现场淤泥资料,便于远程控制人员掌握现场情况,给出正确的清淤决策。

清淤机器人成功整合了远程控制、动态监控、混合液浓度的智能识别,多种控制装置各项功能。在实际操作系统时,每个班次设定1人,即可高效完成清淤工作。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资料捕获完整等优势,能够保障操控人员安全。

三、清淤机器人使用的控制智能表现

(一)液压控制

在清淤机器人系统设计时,控制程序以液压系统为主。各清淤程序的控制方案:清淤泵每分钟运行1450转,螺旋机每分钟运行30转,左右行走每分钟30转。系统组成:防爆电机×1,三联泵×1,马达×5、电磁转向阀×6,溢流阀×3,分配阀×3。液压控制具有较强的运行能力,转速较高,能够顺应清淤机器人的运行需求。

(二)远程控制

在操控中心装设了摄像头反馈系统、指令显示平台。操作人员可使用遥控装置,与电机控制程序间隔30米位置,进行多项系统控制。控制功能:其一,机器人位置移动;其二,螺旋机的开启与关闭;其三,清淤泵的开启与闭合;其四,主油泵的运行与停运;其五,回泥机的运行与关闭;其六,压滤机油容量控制;其七,系统应急暂停。在进行远程控制时,人员在水仓外控制即可。此种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调整液压动力,合理控制维修任务量,保持水仓含水量的正常性,积极回避淤泥塌方安全问题,确保设备运行平稳,优控运维成本。远程控制增加了系统操作的安全性,极具控制智能性。

(三)控制流程

借助各类系统,对清淤各环节给予有效控制,确保清淤工作顺利完成,减少系统故障,控制运维成本。

1.油缸控制

在油缸控制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操作电磁阀,进行方向选择,比如上、下,即可驱动油缸,间接控制回泥机的位置。在操作向上键时,回泥机向上运行。使用电磁阀进行的油缸控制,能够应对各种高度淤泥的处理任务。

2.油泵控制

油泵控制需要使用液压泵站而进行,转化机械动能,驱动液压油,从运行角度、压力大小、流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控制,确保系统行走速度平稳、流量规范、压力标准,有序完成各项清淤任务。

3.行走控制

在车盘、系统中,添加的连杆,将其固定在管路上,能够控制系统行走,确保系统行走时,携带车盘共同运行。行走控制时,添加的连杆,能够防止车盘掉落,确保系统运行平稳、连接有效。

4.泥浆泵控制

液压装置每分钟运行1450转,对泥浆泵形成了有效驱动,积极清理淤泥。在螺旋绞龙表面添加的泥浆泵,在运行前期,需要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泵运行能力,防止螺丝与胶管有松动情况。泥浆泵能够进行正转、反转,与管路相连时,不可进行转向改变,确保泵运行质量。使用液压装置形成驱动控制,确保泥浆泵运行质量。在泥浆泵连接管路时,可采取转向固定的设计方法,防止转向变动。

结论:综上所述,围绕水仓清淤工作,进行系统开发,给出了多级沉淀处理、清淤机器人两种设计方案,以加强清淤能效,缓解水仓清淤的劳动强度。清淤机器人的运行主要在仓外,多级沉淀主要处理位置在仓内。清淤机器人具备自主运行、智能送料、远程操作多种功能,相比多级沉淀处理,更易于搬运,可以多地点使用,后期投资较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帅,关雪丹.泵站清淤机器人清淤工艺的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1(06):157-158.

[2]郭强.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废水零排放技术进展[J].洁净煤技术,2018,24(01):33-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