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大数据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张佳佳 王小可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9

摘要: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同时近几年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促使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更加广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产品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积极开发、建设、营销农产品,围绕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符合社会实际的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振兴农村经济的目标。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着手,分析了它的作用、现状,并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

  1. 大数据环境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近年来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迅速,电商网络零售额逐年增高,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速推动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1. 帮助精准定位客户

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集成和未来的挖掘、使用,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民能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市场需求和供给、农作物生长等数据,农民和农技专家在家就可观测到田地里的情况和相关数据,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要施肥、灌溉或施药,不仅能避免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而且可以避免因市场因素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当前,在精准农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气象预测、粮食安全、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土壤治理、动植物育种、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农副产品消费、小城镇建设等诸多农业领域,都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和干预。

  1. 节约营销成本

过分析大数据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行分析,在消费者输入关键词之后,提供与消费者消费偏好匹配程度较高的产品,节约了消费者的寻找商品的时间成本,使交易双方实现快速的对接。实现电子商务平台或是企业营销的高效化。在数据化时代,针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营销能够实现精准营销,提升产品的下单率,提升电子商务的营销效率。

  1. 大数据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 销售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拥有电子商务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体系的综合应用,个人、中间商、企业和地方政府机构也都希望成为特色农产品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主体,卖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多。通过京东、拼多多、淘宝、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软件 APP来增加特色农产品信息获取和传播,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来链接买方和卖方。甚至有些银行开始自己研发一些手机 APP 还有地方政府信息网站挂上了特色农产品链接,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促使近几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逐年增高。

  1. 碎片式发展普遍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上网人数也在逐步的增加和扩大,新型农产品电商模式逐渐丰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直接与买主进行联系,P2C模式越来越广泛化,但是随着这种电商模式的普及,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参次不齐,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完全取决于供给方的“良心”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出售一些假冒劣质产品,透支公众的同情心,抛开道德问题不谈,这也是大数据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的方式之一。

  1. 缺乏标准化

目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户个体化生产为主,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特色农产品商家从农户手中收购产品,再经过一系列的包装再加工,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农户对农产品的种植,大多是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来进行种植,但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等)、虫害、化肥等,因此农户手中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缺乏统一标准。

  1. 大数据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1.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通过多种农业项目直接投资实施途径和服务渠道,集中精力打造一个统一相互认可兼容、资源相互分享、高效适用的农业网络信息中心服务平台,积极主动开拓中国电信网、广播有线电视网和中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形成了一套统一、规范、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信用电子认证的工作程序化和标准化,健全了法律法规。完善了农业信用认证体系,为加快深入推进开展农产品电子贸易和开展电子网络商务相关工作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1. 引进培养农产品电商人才

政府应重视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大力普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加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使其主动接纳电商营销平台,鼓励农民工往电商方向创业。除此之外,应鼓励各高校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并督促各高校加强校企合作,使电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不必担忧就业问题,加大青年电商创业补助。完善农村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以吸引留住核心电商人才。

  1. 提升品牌意识,注重特色品牌建设

在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贸易中,人们关注农产品本身,而忽略了品牌所能带来的效益,没有品牌依托加上小农经济的思想,致使农产品经营分散性强,规模小。在大数据机遇下,对农产品进行集群化经营,并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质量的重视,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大监督,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农产品自身特色,进行品牌建设,并加强品牌建设工作,培训农产品经营者,增强其品牌意识。在品牌建设初期加大科研投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重视线上线下品牌推广。

  1. 总结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家应该抓住机会,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帮助精准定位潜在客户,节省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成本。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淮阳县农户农特产品电商发展问题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2]夏登峰.灵台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发展,2019(10):38-39.

[3]熊英.内江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9.

[4]刘宁奇,李振林,李嘉乐,黄吉.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130-131.

[5]庞振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0):114-115.

作者简介:张佳佳(1995.07-),女,汉,河南省郑州人,郑州市惠济区郑州财经学院 硕士研究生 助教 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王小可(1986.10-),男,汉,河南省郑州人,郑州市惠济区郑州财经学院 本科学士 助教 电子商务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