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刍议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杨洁

永州柳子中学 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大部分都是以理论为主,课堂内容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学习当中。在新课标中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知识的实践性,课堂模式引入“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实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

1“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体现

要想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就要对生活化的体现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以便更好的采取教学措施。

1.1“生活化”教学结合实际提升知识实用性

地理知识可以说是最贴切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天晴情况,同学出去旅游是可以发现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另外对于劳动人民来说粮食的种植也与气候土地情况息息相关,而这些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在地理教学当中应该结合生活化现象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对于环境、气候、地域的认识,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也能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动力和信心,对地理知识和地理体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这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目的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通过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使学生产生更加丰富、完善的思想体系和地理思维。

1.2“生活化”课堂容易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课堂教师一板一眼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的方式感到无趣,从而无法专心上课;另一方面,教师一套一套的知识理论让学生产生与自身无关的错觉,进而失去了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适当的创新,使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地理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摆脱过去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形成灵活、生动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生活化的初中地理教学能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地理相关的例子,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充分期待每一节地理课堂的开展。

1.3“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主要的方式是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易于掌握其中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最终的学以致用。这是因为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和生动化,使学生在理解的时候能够将这些知识点有效的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逐渐产生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落实,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通过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地理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目标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或生活中能够有较好的思想基础而进行不断地探索。因此,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往后人生有着重要意义。

2 初中地理课堂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做好“生活化”教学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做好相关教学设置,在结合教材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联系当下生活背景,让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地理没有用处。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2.1 深挖教材,将生活化环节导入教案设计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思考的是教材与生活结合,利用生活实例来传输地理知识,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学习和思考,还能够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环节与教材中的内容相结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生活化的内容进行适当、合理的渗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加得丰富、合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2 设定生活化问题,课堂上增加与学生互动

传统初中地理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一小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做地理习题。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传统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愈发不理想,纯理论讲解显得空洞乏味。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课堂互动,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看世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问题的引入分为两种方面,第一方面是在课堂前进行提问,第二种方式便是在课堂内进行提问,若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提问,所提出的问题便要具有趣味性,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有效思考的作用,并使学生在面对教师所提出问题后对课堂学习产生好奇和期待。

2.3 引导课后学生探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中讲授的地理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实际的生活背景,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应该利用好生活化教学方式,拓展课后探讨课题,带领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讨能力,进而提升理论知识的实用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地理课堂“生活化”是一个必要的趋势,要求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其与地理教材结合在一起,由浅入深的传输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实用性,并逐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以及实践能力。对教师学校来说也能更好的保障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人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落实也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突破和创新,促使我国的地理教育得到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巧妙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在课堂中设计生活多元化教学的同时,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增顺.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J].文理导航,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