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F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宋武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蓟州区支公司

【摘要】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能够起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而薪酬管理不善有可能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阻碍企业发展。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当下,传统薪酬管理模式早已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带来的人力资源成本高、员工流失严重等问题极大困扰着企业。由此可见,现代化企业亟需思考的首要问题应当是薪酬管理。

本文采取理论实际结合的研究方法,选择F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薪酬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文献资料,具体分析该公司目前的薪酬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F企业薪酬制度与薪酬管理工作中潜藏的问题,并制定一整套成本管控及薪酬制度改善方案,借助这些措施来帮助F企业合理把控薪酬总额与人力资源成本,进而有效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推动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薪酬管理;优化方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天然、营养、无人工合成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的饮料和食品大行其道。其中以茶饮料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营养保健功能而备受人们重视。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薪酬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所以有必要持续优化薪酬管理制度,有序落实科学高效的薪酬管理模式。本文选择F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观点,具体分析该公司目前的薪酬管理情况,在确保财务管理合法性、规范性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薪酬制度改善方案,借助这些措施来帮助F企业合理把控薪酬总额与人力资源成本,进而有效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推动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发展。由此可见,本次研究具有相当显著的实际意义。

  1. F企业薪酬管理调查与分析

    1. F企业概述

F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次五年计划”中,作为当时一揽子工业建设项目的重大项目之一,直接受地方国资委监管。目前,F企业已经拥有110亿元以上总资产,发展成一家研发、制造石油设备以及钻探、炼化石油的大型企业。本文选择F企业旗下第一分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活动。

    1. F企业薪酬管理概述

出于准确、细致把握F企业现行薪酬管理制度所存在问题的目的,笔者以F企业在职员工为对象,陆续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其中45份发放给基层员工,5份发放给管理人员,最后回收调查问卷、汇总问卷调查结果。F企业目前的薪酬管理情况参考下述方面:

      1. 基本工资与岗位工资

表3.1 F企业岗位工资与基本工资表

岗位名称

人数

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生产人员

27

2900

200-400

科级文员

16

3500

300-500

科长

3

4500

400-600

司机

3

2500

200-300

副总经理

1

8000

800-1000

      1. 福利津贴

常见的企业福利项目包括社保、节假日福利、集体文艺活动等几种,其中社保指的是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等,目前带薪假、带薪旅游等形式多样的福利项目也已经普及开来。

津贴相当于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补充性薪资,一般针对某些在特殊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员工,其主要特点是突出的针对性。常见的津贴形式有加班补贴、职务津贴等。

  1. F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薪酬分配方案不合理

现阶段,该企业在薪酬分配上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定岗定薪模式,这一模式在大部分国企中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直白来说,这一薪酬分配模式就是将员工薪酬与其职级直接挂钩,职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最终收入,过于单一的薪酬分配模式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反而更多。首先,对于初入职场或者是普通员工来说,最终所获得薪酬必然无法达到其预想水平,而如若想要提薪就必须通过岗位晋升实现,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过九成的员工对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都表达出了不满,可见该公司在薪酬管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薪酬分配制度。该公司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有很大的漏洞存在,且员工满意度极低,在未来开展薪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解决薪酬分配问题迫在眉睫。

    1. 薪酬制度缺乏激励性

员工之所以不满意F企业现行薪酬制度,主要是因为F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就没有找准方向,比方说该公司营销学部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纵观F企业所处行业,同行竞争者已经普遍采取阶梯式薪酬机制来有效激励员工,而F企业依然将销售人员薪酬固定为销售利润的8%,并未紧随销售收入上升而上升,导致销售人员难以提升个人薪酬。

    1. 薪酬制度透明度较低

F企业员工迫切需要了解薪酬制度的标准和运行程序,希望掌握薪酬制度各步骤的制定过程,而非仅仅被动接受企业支付的薪酬。有一些员工还要求F企业将他们纳入薪酬决策范围。一旦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员工对薪酬制度的参与积极性与信息需求,就很容易打击员工工作动力,进而给企业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即便企业薪酬制度再公平,只要其缺乏公开性,就无法赢得员工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1. F企业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1.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企业任何行为的开展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行。以该公司的薪酬管理来说,制定合适的薪酬管理制度是该公司提升薪酬质量的关键前提。一方面能够确保薪酬管理各项措施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另一方面也能够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企业可积极向员工发放公司福利,最大程度地以员工为导向,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形成薪酬管理形态,且在薪酬管理制度中一一列举,还能够为薪酬管理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1. 建立薪酬激励的动态调整机制

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基于实际情况做出动态化调整。因此,该公司当前需要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动态调整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基于当下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短期内的薪酬发放标准,该标准相对普遍,能够面向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开放,以此确保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稳定发展。随后在此基础上设置时间偏长的薪酬管理触发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在普遍薪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应急薪酬激励措施,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对员工起到引导与约束作用。

    1. 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开性

薪酬制度总体来说是面向员工开放,员工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薪酬管理制度的长久落实。因此,该公司当前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必须要保证制度的整体公开性以及客观性。具体来说,在薪酬制度的制定以及落实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三公”原则,公司内部所有员工都需要一视同仁,不可对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员工开通特殊通道。在相关薪酬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薪酬管理制度的相关准则,确保各项措施都能够有据可依。只有确保了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以及公开性,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且对于公司来说,实施公平化的薪酬制度所面临的阻力也会更小。

  1. 总结

基于薪酬管理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文献资料,本文选择F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掌握该公司现行薪酬制度与薪酬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发现F企业目前存在不少问题。虽然F企业现行薪酬制度囊括了福利待遇、绩效工资、岗位工资等方面,不过面对持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企业发展状况,这套传统薪酬制度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而且与实际需求脱节,有鉴于此,F企业必须在把握内外部环境变迁和时代发展方向,针对性优化调整薪酬制度,以保障其合理性与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邵程林.中小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5):102-104.

[2]郑毅.浅谈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1):170-171.

[3]庄旭升.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薪酬体系实证研究[J].新西部,2019(03):72-74+80.

[4]贾怡静.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9(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