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于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浅谈对于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几点思考

旦增尼玛

青海省玉树州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摘要】以全面提高聋儿素质,使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将聋儿由社会财富消耗者变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语言康复教育正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运用“早期康复教育新观念理论”,实施聋儿语言康复教育,引发了我的思考与设想,本文拟就此题目,略谈一二。

【关键词】浅谈 聋儿 语言 康复 训练 思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聋儿康复教育新观念的提出,对聋儿语言康复教育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它是结合聋儿缺陷补偿和品德素质、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培训与教育;是集聋儿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合教育。我们要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聋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创造性地而非机械地将认识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养,使身心的两方面潜能都获得提高,从而使聋儿语言康复教育,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

  1. 对目前聋儿语言康复教育问题的思考

我国的聋儿语言康复教育起步晚,历史短,但是已经发挥了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出了活跃的生命力。但在我们以往聋儿语言康复教育中,显现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

1.偏重缺陷的补偿而轻于潜能的开发

提及开发潜能,人们往往认为是普通学校正常儿童教育的事,对一个具有听觉障碍的聋儿来说,没有多大的可行性。因而在聋儿的语言康复教育教学中,就难免出现侧重从补偿缺陷考虑问题的现象。如:1、寄过高希望于助听器增益效果上;2、片面强调聋儿的发音;3、试图通过补偿,形成聋儿的有声语言;4、因聋儿听力损失重断言其康复效果不佳,导致单纯的塞和灌。这样思路的教育教学,势必影响聋儿智力潜能的开发,结果是费时多,收效少,对聋儿创造性语言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

2.注重单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

在对聋儿实施语言康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十分明确聋儿语言训练目标,即:让聋儿掌握语言工具。教学中,出现严重的单一强调“学语”倾向,以狭窄的课堂教育为主,以汉语拼音和词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反复强化为基本的教学手段,把教学空间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聋儿接触的自然语言少,语言实践机会少,聋儿处于和教师的单向语言交流之中(因有的聋儿长托寄宿或有的家长作用发挥的不好),使聋儿语言的形成和身心、意志、行为的发展相脱离,使聋儿的心理活动和行动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严重阻碍他们自信心、自强意志、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和体、智、德、美、劳的全面发展。即使教师付出再多的辛勤劳动,所取得的康复效果也不理想,并且聋儿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普遍较低。

3.过多的重视康复功能,而使教育功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实施聋儿语言康复教育,是补偿听觉障碍儿童缺陷,促其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构成环境的一种因素,也是一种手段。它兼有康复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而教育者更多是采用了聋儿听力补偿和听觉语言功能训练的做法,以减轻或消除听觉障碍给聋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聋儿能否“会说”或“多说”作为衡量教育成绩的主要标准,自觉不自觉地削弱了教育功能的作用,使教育功能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更有效的发挥。

为了实现聋儿语言康复教育转变为在“新观念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我们要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具体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等等。实施“新观念”的聋儿语言康复教育,不仅是儿童教育发展的总态势,也是在反复认识、反复实践中获得的体会。重新审视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的社会方位,迎接市场经济对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的挑战,必须在思想上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较大的转变。

二、关于聋儿语言康复教育问题的几方面设想

1.养成戴好助听器的习惯。聋儿每天除睡觉外,尽可能要他戴助听器,养成自觉佩带助听器的习惯,否则语训失去前提和意义。

2.要有一个语训计划,康复训练孩子要每天定时间、定内容,不能训练一天停两天,要有长时间短安排,持之以恒,要考虑一年半载的总计划,每周又有哪些具体内容,避免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步一个脚印,长年累月,必将获得良好的语训效果。

3.语训内容要赋予趣味性,尽量选择孩子有兴趣的事和物。要了解聋儿的特点、爱好,注意他关心什么要求什么,正在做什么事情,观察他对那些事和物发生兴趣,有讨厌那些事物,只有当孩子被感兴趣的事和物吸引住时,才能增强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语言教学与孩子兴趣相适应,是一个教学原则。

4.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重要途径,对聋儿语训更为重要,它可以发挥聋儿的大脑和听、视、嗅、味等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这样才能对所学的内容易领会,易记牢;聋儿能说话是靠技巧而不是靠本能,正常人的发音全凭听觉来协调口腔动作,而聋儿的发音事全凭发音器官的运动感觉。所以及家长在教发音和语言时先要自己掌握好正确的发音部位或各个声素的位子,这样才能教孩子发出正确的音来。

5.循序渐进。聋而的语调是复杂的,不能一蹴而就的,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聋而的发音应先求数量在求质量,不管声音如何,只要发出声音,首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后再不断纠正,不断提高。语训从简单到繁,从短句到长句逐步完成,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事倍功半。

6.温故知新,重复教学。聋儿和正常儿童不同,它具有记得慢、忘得快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要温故知新,重复进行,考虑用新的活动,练习旧的语言;或在旧的活动中使用新的语言。家长应有计划地、反复地温习学过的内容,加强刺激,加强记忆,巩固训练成果。

7.因材施教。聋而尽管有共同之处,但各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比如,聋而的听力残余不同,年龄和性别有异,爱好和性格不一样,因此教学方法因从聋而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不同聋而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如果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对待每个聋儿,肯定是无好效果的。

8.形式多样化。社会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儿童天真活泼,聋儿刚开始接触社会,都有新奇感,教学形式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和聋儿的需要。固定时间上课是一种形式,更要重视聋儿的特点,采取游戏形式,普遍受欢迎的。还有散步到公园,谈话,简单的家务劳动等等,克服呆板教学,尽量吸引孩子参与,不知不觉地进行语训,效果一定会好的。

9.说话认识相结合。四岁以上的聋儿可提倡认字,认字和说话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4—5岁时聋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这个时期儿童的印象和自觉发育较快,机械记忆力特别强。识字内容可从聋儿接触多的,笔划简单一些的,语言又容易读的开始,方法可以是看图认字,看物实质,看动作识字,游戏识字。开始时不要贪多,一天识一字为宜,同时注意反复复习巩固,逐步掌握。

10.示范教育。语训中,家长要做出示范为孩子效仿。充分地让孩子听,从听到有反应,并能分辨声音。训练孩子“跑、跳、走、站“时,不是让孩子讲,而是要家长讲清楚,让孩子们看,看家长的脸、听声音、做示范,家长做示范又做动作,孩子理解了,会慢慢跟着讲,跟着做。家长示范时,要说话自然,稍慢一些,语言要流畅,语调分明,面部和声音要富有感情。

总之,教学方法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好的教学方法是在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以上讲的十个方面,致使一些教学原则和基本方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家长可以举一反三。相信家长们就将会在于训的实践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对聋儿进行口语训练,是艰难而富有意义的事情,应找准对聋儿进行口语训练的突破口,促使聋儿早日走出无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