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在合资企业中重要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在合资企业中重要性研究

耿雪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要:本文采用陕西合资企业的问卷调查质性和量化数据,从商务英语的语言水平差异切入,探讨英语水平对企业语言工资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商务英语资格证书对企业员工的收入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员工工资;人力资本

陕西合资企业队伍越来越壮大,使得跨文化的社会经济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语言身为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与经济的关系异常密切。商务英语语言能力与价值之间的联系、劳动力市场对语言能力的要求、语言能力与收入差异的相关性研究等诸多问题都引起了业界学者的注意,于是人们开始在经济学的方面钻研语言问题。

在经济学方面钻研语言被时代所需要,在经济一体化时,经济活动中语言越来越重要。刚开始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关注语言与经济活动,语言与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方向和多语言地区的发展等问题。1965年,信息经济学家 Jacob Marschak 首次尝试运用经济学的概念与手段分析语言。他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也是经济学的选择对象。交流中语言的选取或者语言的学习可以套用微观经济学的判断,进行加总分析,语言身为人类经济行为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也具有价值、用途、价格和利益这样的经济特点。这是经济学家第一次正式地提出对于语言的经济学看法。Coulmas 分析出语言和经济的两个相互关联: 一是语言的起始、兴衰怎样被经济发展所影响; 二是经济的发展途径如何被语言变量促进或限制。随着语言经济学探讨的深入,黄少安等认为语言经济学跟与其对应的研究现在大概有五个方面:一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前提下的语言和经济有怎样的影响的探讨,如语言和所得、语言的变化趋势、语言规则的经济学解析这样传统的语言经济学探讨。张德富等对语言与经济进行了研究,钻研了外语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透露了语言身为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是以经济学手段去判断语言的组成 、表现和有关的语言问题,像Rubinstein等人分析语言组成、意思及用法。三是用经济学的手段探讨各种语言本体的出现、变化。四是经济学语言的修辞,比如以McCloskey 为首的团队研究经济学语言。五是具体对语言产业、语言经济战略和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徐珺、自正权对语言的变化因素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间进行探讨。张卫国(2008)对语言和收入支配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前面说到的五个方面里,第一个方面已经比较完善的进行了理论研究。而其他四个方面,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不完善,需要仔细深入的研究。

陕西合资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建设,既要重视个体商务语言能力建设,也要重视企业(组织)商务语言能力建设。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 即传达信息、获取信息的需要, 特别是英语语言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会使各国外贸经济交往更顺利, 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语言这一变量从小的方面说在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一层面是个助力,在更高层面上例如对国家的贸易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商务英语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商务知识、语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几个方面(张卫国2008)。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企业对既有专业背景,又精通目标国语言和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 + 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外语能力作为个体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性生产特征(Firdumuc, 2016)。自从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我国一直热情地推动英语和英语教育政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向是人力资本,因此企业员工的表达能力在企业收益和进步中有很大的作用。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曾经说过,在欧的中小型企业中,其中有11%的公司蒙受经济损失,其主要原因就是语言多样性的匮乏和国际交流能力的缺失。另有研究显示,在美国的企业中,其中有1/6亏损,究其原因和上述相同,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化的了解的缺失。这都说明了,语言对企业很重要。

Chiswick & Miller(1995)在研究中对美国等四个国家收入和语言表达能力关系进行了对比,语言能力与回报强正相关。Stöhr(2015)在研究中看出商务英语说得流利的员工能多得12%的工资熟练的人比只会说部分的人多得34%。对于商务英语熟练度和收入的关系,刘泉表示熟练的比不熟练的大概多拿69%。事实证明英语的综合能力多少跟员工的工资多少成正比具,一般具备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人工资比没有这些能力的员工高出14.6%-18.6%、20.5%-27.9%、25.9%-35.8%(2017)。

陕西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不可少。商务英语语言能够解决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有利于企业的本土化进程。因此,本项目研究通过相关设问卷调查设计,符合陕西合资企业实际情况的问卷调查表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外语教育研究的内容。因其对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的经济力量进行了量化将丰富和拓展外语教育研究的内容。在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和方向上推动外语教育政策的改变。高校方面,对能够推动陕西区域发展的外语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在语言经济学的方面观察外语教育,可以促使外语教育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预期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语言经济学的一条学术主线觉得语言是一种本钱,语言学习是对本钱生产的投资,可以获得更多收入。陕西合资企业的员工可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在微观层面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在宏观层面能够促进合资企业的贸易发展、避免企业因为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缺乏而产生经济利益损失,进而使我国外贸经济交往更顺畅。

参考文献:

Marschak J. Economics of language [J]. Behavioral Science, 1965, (10):135-140.

张卫国.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 山东大学, 2008.

Stöhr T. The returns to occup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use: Evidence from Germany [J]. Labour Economics, 2015, (32): 86-98.

Firdmuc J, Firdmuc J.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de: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J]. Empirical Economics, 2016, 50(1): 31-49.

Chiswick B. R, Miller P. W. The endogeneity between language and earnings: Internation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95, 13(2): 246-288.

[6]刘泉.外语能力与收入——来自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 2014, (3): 137-153.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来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编号:2020Z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