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王露静

德阳五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

摘要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占比率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占比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循证护理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应用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以中老年人群作为主要发病群体,而且其临床患病率比较高,其病程时间比较长,并且容易造成复发。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能够得到及时干预、疾病治疗,则可使得并发一系列并发症,个别严重者甚至致死。临床在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积极治疗的同时,联合有效护理干预,以利于提高整体疗效[1]。基于此,本研究意在探索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5-85岁,年龄均值为(67.50±8.50)岁;病史1-6年,病史均值为(2.85±0.70)年。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6-86岁,年龄均值为(67.40±8.60)岁;病史1-6年,病史均值为(2.85±0.7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呈均衡分布(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常规体征监测、常规心理护理、常规用药指导以及常规康复指导等。

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包括:(1)健康管理。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情况加以了解,并结合不同健康管理需求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目标、健康管理措施,建立并完善疾病知识体系,不断提升其自我健康管理水平。(2)用药护理。给予患者指导正确的使用雾化装置,加强观察患者的静脉滴注支气管扩张剂速度,给予调整适当低浓度吸氧,以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疾病预后。(3)预防并发症护理。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介绍疾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知识了解掌握度,并给予作出积极、及时预防性干预,旨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4)系统性肺康复训练。

参考《慢阻肺康复期治疗指南》相关内容作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疾病生理特点、康复进程等综合制定针对性系统性肺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并且循序渐进地加快患者肺功能康复。(5)细节性生活指导。给予患者指导并引导其自觉采纳有益疾病康复生活行为方式,嘱咐患者多选择高热量食物、高蛋白食物、高维生素食物,以利于提升其身体机能;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活动空间,并告知强调应远离过敏物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包括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护理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SPSS17.0系统,计量资料描述为(±S),经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为百分比(%),作卡方分析。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

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n(%)]

分组(n)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服药依从性占比率

实验组(n=50)

35

13

2

48(96.00)

对照组(n=50)

24

15

11

39(78.00)

2




7.162

P




0.007


2.2比较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n(%)]

分组(n)

掌握

部分掌握

不掌握

疾病知识掌握占比率

实验组(n=50)

30

18

2

48(96.00)

对照组(n=50)

21

19

10

40(80.00)

2




6.061

P




0.014


2.3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

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3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n(%)]

分组(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临床护理总满意度

实验组(n=50)

36

14

0

50(100.00)

对照组(n=50)

23

20

7

43(86.00)

2




7.527

P




0.006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属于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疾病类型,可产生严重的气道损伤、肺泡损伤、肺血管损伤。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时间比较长,且治疗方案未能够达到比较好预后效果,因此需配合一定临床护理方案干预[2]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日渐成熟,大多数患者经接受临床系统治疗干预后可取得较好的症状控制,缓解其病情情况。作为重要的临床治疗体系组成部分的护理干预,无论是在疾病康复或者是疾病预后改善中均起到重要的发挥作用。循证护理的核心理念是循证医学内容和临床护理实践作有机结合,并使得科学理论与患者实际需求相融合,从而起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护理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以及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后服药依从性变化方面,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占比率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在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变化方面,实验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占比率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在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说明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运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强调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循证支持,更具科学性及针对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临床护理实践中,积极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且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临床应用效果优异,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顾莺.护理管理者视角下的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环境促进[J].上海护理,2019,19(9):1-6.

[2]袁浩斌.基于循证方法和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评指标[J].护理研究,2020,34(17):3011-3016.

[3]李缘婷,郭东群,田莹,等.循证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