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治法治疗汗、尿、便异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分流治法治疗汗、尿、便异常

贾春晖 刘丽梅 孔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摘要尿、汗、便作为人体水液排泄的途径,缺一不可。当某种排泄途径异常时,机体为维持排泄量的相对恒定,可能导致其他排泄途径的异常。因此,通过增强被抑的排泄方式,使水液正常排泄于外,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法即为分流治法。本文对分流治法进行论述,并加案例以佐证。

关键词尿;汗;便;分流


尿、汗、便作为人体水液排泄的途径,缺一不可。进水有源,排泄有道,且排泄量需要相对恒定。当某种排泄途径异常时,机体为维持排泄量的相对恒定,可能导致其他排泄途径的异常。本文以尿、汗、便三者的代谢过程及其生理病理相关性为出发点,对尿、汗、便异常的分流治法进行论述,并加案例以佐证。

1.尿、汗、便代谢的生理过程

1.1尿的形成与排出

人体多余的水分大多通过尿液排出,尿液主要来源于饮食。进食水谷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指出脾、肺、三焦、膀胱共同参与了尿液的形成。[1]《灵枢·营卫生会》说:“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渗入膀胱焉。”指出水分依靠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渗入于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只是尿液储存的场所,其排出需要气化功能。

1.2汗的形成与排泄

汗液从皮肤排泄,是水液排出的另一重要途径,汗的来源与尿液相同:“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素问·评热病论》)。《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蒸腾津液布于周身,腠理开,泄于外而为汗。《素问·宣明五气》:“五藏化液,心为汗”,说明汗的代谢也与心密切相关。[2]

1.3粪便的形成与排泄

粪便亦来源于水谷,形成、储存于大肠,如《灵枢·营卫生会》云:“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多余的津液,将其变为粪便,道津液充足,粪便方能下注于魄门。魄门是大肠的末端,其开阖功能受五脏的制约,与粪便的排泄关系最为密切。

2.尿、汗、便的生理病理相关性

五脏六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某一生理功能的异常,可由多个因素共同导致。某一脏腑功能的异常也可导致多种生理活动的改变。

2.1尿与汗的相关性

尿与汗是人体最主要的水液排泄方式,二者关系密切。共同参与尿与汗形成过程的藏府有脾胃、肺、膀胱、三焦。其中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尿与汗的主要来源;当脾胃化生津微不足时,可以出现尿与汗二者的共同减少;肺、三焦、膀胱三者在津液输布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决定津液输布的方向。若脏腑功能失常,影响津液输布,津液俱走于肌腠则汗多而尿少,俱走于膀胱则尿多而汗少。

2.2尿与便的相关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阴出下窍”,尿与便通过前后二阴排出体外,是人体糟粕最主要的排泄方式。脾胃、小肠、肺共同参与了尿与便的形成。小便与大便形成的关键在于小肠泌别清浊,小肠者太阳也。利小便以实大便,其关键在健脾渗湿利小便,脾者太阴也。脾约证,病在脾,脾病则太阳小肠不能泌别清浊,津液偏走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干。腹泻证则为津液偏走大肠之故也。[3]

2.3汗与便的相关性

汗与便二者的关系比较简单。汗出于皮毛肌腠由肺所主,便出于大肠与肺相表里,因此二者的病理相关性主要在肺。若寒束肌表,肺气郁闭不得宣发,水液失于布散,津不得外达于肌肤腠理,则下迫大肠而便溏。若肺与大肠燥热,大便不通,水液不得下出,上蒸于皮毛、外散于腠理而为汗。

3.分流治法概说

古语云:“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水液作为精微物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液从饮食进入胃中发挥濡润、滋养等作用,还有部分随排泄物排出体外,主要排泄方式有汗、尿、便。通过增强被抑的排泄方式,使水液正常排泄于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为分流治法。比如利小便以实大便、利小便以止汗等六法,而六法实为三法,利小便法、发汗法和通便法。[4]

3.1 利小便法

利小便法是通过疏畅水道,增加小便排出,使邪从下解的方法。津液走膀胱或大肠的关键在于小肠的泌别清浊,通过恢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来恢复小肠的泌别清别功能,使津液复走于膀胱,不注于大肠,故能止泻。汗出于腠理,尿出于膀胱,二者俱由膀胱所主,所以利小便减少膀胱中津液,减少肌肤腠理中的水液,从而起到止汗的作用。

3.2 发汗法

发汗法又称解表法,指运用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使腠理通畅、皮肤正常出汗的方法。汗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是重要的祛邪手段,通常用于邪气在表之症。[5-6]喻嘉言对发汗以治腹泻诸证提出了“逆流挽舟”之名,云:“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危证可安。”指出若外感表证未解,表邪内陷,仍用开宣表气之药,举陷上行,复从表解即可。

3.3 通便法

通便法又称下法,指应用泻下或攻逐药通导大便的治疗方法。通便法通常运用于大便不通或干结难下之证,《伤寒论》中的三承气汤、麻子仁丸等均具有通便的作用。由于粪便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通便也可作为水饮停滞的治疗方法。通导大便法不仅可以泻大肠之热,小肠之热亦会随大便而解,故小肠得治,津液复其常道,则多汗、尿频之症可治。

4.医案:利小便以治腹泻案

患者女,21岁,2018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腹泻水样便3日。患者4日前饮食不当后腹泻稀溏,伴腹痛,肠鸣,自服藿香正气滴丸后泻止。第二日晨起口渴,饮半杯凉水后腹泻复作,水样便,日十余次,服药后腹泻稍减,再服仍未痊愈。刻诊:表情痛苦,面黄,下眼胞微肿,畏寒蜷缩,口微渴,喜热饮,食少,肠鸣,小便量少,舌淡润,脉缓。辨证:中阳不足,水湿不化。处方:茯苓30g,泽泻10g,桂枝10g,白术15g,猪苓10g,车前10g,炒苡仁20g,厚朴10g,半夏10g,干姜10g,炒山药30。三剂,姜枣为引,水煎服。电话告知服药后微汗出,泻已止,小便量大增,唯食少,嘱服理中丸善后。

按:腹泄的主要病机是湿邪困脾,脾失健云,水谷不分。张景岳指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后世对湿的治疗还提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因此,利小便对于水湿诸证特别是腹泻是十分重要的治法。本案患者腹泻水样便,眼胞肿、小便量少皆为水湿之证。水湿困阻,津液不能出于膀胱,故小便不利;津走肠道,故腹泻;津溢肌肤,故眼胞肿。该患利用利小便之法治之,方中茯苓、泽泻、猪苓、车前、苡仁淡渗利湿以通小便;厚朴、半夏、干姜、桂枝、白术温中健脾以杜湿之源,实为五苓散加减。

参考文献

[1]黄熙杰. 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于晓飞,王醊恩,董正平,等.《黄帝内经》中“汗”的内涵简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09):1190-1193.

[3]杨丽.脾约证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03):488-491.

[4]闻晓婧. 《伤寒论》水液代谢异常诊疗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5]杨学,孔祥亮.汗法探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01):18-21.

[6]包小丽,杨昉.“汗法”治疗机理的理论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0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