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3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陈秋芳

武穴丽人妇产医院 妇产科 湖北省 武穴市 435400

【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为40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月,其中宫颈癌、宫颈炎、CINⅠ、CINⅡ~Ⅲ患者各100例,对上述研究人员进行分型检测,分析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关联。结果:宫颈癌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其次为腺癌、腺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等,其中HPV感染亚型最高的为16型,其次为18型、58型。结论:HPV的状态水平,和宫颈病变呈正相关,并且关系较为密切,并且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群体HPV感染亚型分布和病变级别高低、疾病分期、病理类型有关。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

HPV感染可以分为高危和低危等,而对于高危HPV患者而言,在感染初期,其宫颈癌细胞株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及早的发现宫颈癌病变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可以可以利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1],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为40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月,年龄20~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2±1.35)岁,在以上患者中,宫颈癌、宫颈炎、CINⅠ、CINⅡ~Ⅲ患者各100例。

1.2研究方法

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扩阴后,送入阴道镜,在阴道镜下,利用专用取样刷收集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在宫颈口内约1-1.5cm处,触碰宫颈表面,并在宫颈内转动8-10圈,获取宫颈脱落细胞;将已经黏附宫颈脱落细胞的一次性宫颈刷放入液基细胞洗脱液,经震荡获取液体并离心后,涂片;镜检,利用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对HPV进行分型,检测原理是共检测出21种HPV基因亚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类,其中高危亚型为13种,而低危亚型为5种,常见为3种。

1.3观察范围

①分析宫颈癌分期和高危HPV感染的关联。

②宫颈癌病变和HPV感染的关联。

③宫颈癌病变和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案

本次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

2结果

2.1分析宫颈癌病理类型和高危HPV感染亚型的关系

在表1中可以看出,宫颈癌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其次为腺癌、腺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等,其中HPV感染亚型最高的为16型,其次为18型、58型。

1分析宫颈癌病理类型和HPV感染亚型的关系(n/例)

HPV分型

鳞癌(55例)

腺癌(26例)

腺鳞癌(17例)

神经内分泌癌(2例)

16型

36

5

4

0

18型

20

5

4

2

58型

15

0

2

0

52型

8

2

1

0

33型

3

2

0

0

53型

0

1

0

0

45型

0

0

0

0

56型

0

0

0

0

66型

0

0

0

0

68型

0

0

0

0

2.2分析宫颈癌分期和HPV感染的关联

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宫颈癌Ⅰ期以及Ⅱ期患者,主要感染HPV分型为16型、18型、52型、58型以及33型,而对于Ⅲ期以及Ⅳ期的患者,主要感染分型为16型、18型、58型、52型以及33型,因此不论何种分期,首位感染为16型。

2.4分析宫颈癌病变和高危型PV感染的关联

在表2中可以看出,在宫颈癌前三位的HPV分型为16型、18型以及58型;而宫颈炎常见的分型为16型、33型以及18型;CINⅠ常见为52型、16型以及58型;CINⅡ~Ⅲ前三位为16型、18型以及58型。

2 分析宫颈癌病变和HPV感染的关联

高危HPV分型

宫颈癌(100例)

宫颈炎(100例)

CINⅠ(100例)

CINⅡ~Ⅲ(100例)

16型

45

5

6

20

18型

31

1

1

11

58型

17

0

2

9

52型

11

1

6

8

33型

5

2

1

3

53型

1

0

0

0

45型

0

0

0

0

56型

0

0

1

0

66型

0

0

1

1

68型

0

0

1

1

合计

110

9

19

53

2.3宫颈癌病变和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

高危型HPV感染分为单一型感染、双重感染以及三重以上感染,而宫颈癌病变主要为单一型感染,其次为双重,最后为多重感染,p<0.05,见表3。

3宫颈癌病变和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

HPV感染情况

宫颈病变类型


CINⅠ(14例)

CINⅡ~Ⅲ(40例)

宫颈癌(78例)

单一型

9

30

52

双重型

5

7

20

多重型

0

3

6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宫颈癌的引发因素较多,主要和性生活有关,其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以及早育等均属于重要引发因素。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宫颈癌的发生率有人逐年增长,并且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有效控制宫颈癌的病程,是保证女性患者健康的关键。但是对于宫颈癌的发展,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该阶段做好有效的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保证患者健康。

宫颈癌的引发和HPV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而HPV感染不仅会出现性生活频繁的人群中,对于各个年龄段均会发生,因此加大HPV感染的筛查可以及早的发现宫颈癌,让患者及早的接受治疗[2]。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属于多病因病变,其经历了CINⅠ、CINⅡ以及CINⅢ、早期浸润癌等阶段,并且和其他肿瘤相比较,宫颈癌的治病因素较为明确,同时其癌前病变期可以逆转。而HPV在细胞中则有三种形式,游离状态、混合状态、整合状态,有临床研究表明,HPV致癌是一个匀速发展过程[3],一般情况下,根据HPV致癌危险性和致病力的大小分为低危与高危型,高危型HPV感染主要指不仅能够诱发生殖器疣病,还会造成局部癌变,常见的是16、18、52等

[4]


【参考文献】


[1]商家炜,李秋子,霍红,明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诊断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11):1311-1313.

[2]舒小芳,蔡婷英,施敏伟,樊锦霞,朱文英,卢晓谧.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08):991-993+996.

[3]张韶凯,罗喜平,李志芳,苏征,夏继超,胡桂英,朱玉静,谢龙旭,冯向先,孙喜斌,陈汶,乔友林.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肿瘤杂志,2020,(03):252-253-254-255-256.

[4]张达衡,侯舒倩,陈红玲.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07):147-150.

[5]黄晓彬,吴洁如,郑霭萱,黄欢.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2):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