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学基础医学课程设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1

肿瘤生物学基础医学 课程设计思考

秦雪茹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41200

摘要: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肿瘤生物学是多学科和专门化的。目前,医学院校本科教学中缺乏系统的肿瘤生物学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肿瘤相关知识的渴求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需要。有机整合基础医学学科各肿瘤相关内容,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形成肿瘤生物学课程,使基础医学阶段的本科生对肿瘤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适应未来临床肿瘤学课程及相关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具有系统的肿瘤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师,促进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肿瘤生物学;基础医学;课程设计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一种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多家癌症医院和癌症研究机构,癌症研究一直是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重点资助方向之一。目前,开设肿瘤生物学课程的高校很少,主要是非医学生的公共课或公共选修课。针对基础医学阶段医学生的肿瘤生物学课程缺乏。肿瘤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医学交叉学科,能够满足当前肿瘤学研究的需要,为医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肿瘤的特点提供一个平台,为今后的临床肿瘤学研究奠定基础。该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基础科研思维。


一、基础医学阶段肿瘤生物学教学现状


1.缺少系统的课程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临床医学阶段开设了临床肿瘤学课程,但肿瘤基础知识的学时很少,无法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基础医学阶段与肿瘤相关的内容分散在基础医学的不同学科中,所占比例很少,容易被忽略。如免疫学中的肿瘤免疫、微生物学中的肿瘤相关病毒、药理学中的恶性肿瘤耐药、遗传学中的肿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中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病理学中的肿瘤形态学特征等等。各学科与癌症相关的内容重复少而浅。学生所学肿瘤学知识分散,不够深入和广泛,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开设肿瘤生物学专业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缺乏专业的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肿瘤生物学的内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教学难度大。教师应注重总结相关学科知识,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学会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对肿瘤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基础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学科导向的教学体系下,教师的视野有限,很难在教学中多角度启发学生。教师无法指导癌症领域的研究生,无法申请科研项目,严重制约了个人和学科的发展。


3.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单一


非计算机专业的医学基础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教学,结合肿瘤生物学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模糊,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不是在同一个学期,使学生感到枯燥,一般无法建立对肿瘤的整体印象,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申请大学生创新计划等科研项目时往往难以启动。


二、改进措施


1.出版完整的肿瘤生物学课程大纲

教学内容按主线分类整合,既能保证类别清晰易懂,又可以消除各课程之间的界限,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知识。因此,基于综合课程模块教学不仅是课程的整合,而且优化课程结构的整合在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肿瘤,建立肿瘤的整体观。确定教学内容后,组织教师编写模块教学大纲和讲义。大纲既要立足于肿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又要顺应肿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开设前沿讲座,关注研究热点,确保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前沿性。


2.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促进教学和科研


肿瘤生物学课程开设后,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整合课程教学的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教师,分配教学任务。肿瘤生物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教学难度大。教师不仅要注重总结相关学科知识,将各学科有机结合,还要学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思维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肿瘤生物学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技能。建立教师社区后形成多学科教师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走出原来的学术圈,互相交流专业知识,加强肿瘤学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科研合作渠道,促进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形成,有利于项目申报与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


3.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我们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为前提,一体化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知识集成能力。采取知识教学与前沿讲座相结合、小组学习与文献阅读相结合、教授师生展示相结合的多种方式。通过学习肿瘤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掌握相关概念。通过加入科研团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通过对肿瘤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描述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解释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基因变化,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用的区别,通过比较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在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上的差异,了解肿瘤细胞死亡机制及代谢特点,掌握肿瘤侵袭扩散及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肿瘤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肿瘤,为今后的临床肿瘤学研究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组成教学团队,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和科研合作渠道,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